意识形态对立并未真正弱化,这种渗透并没有减弱,反而因中国走向世界,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而进一步加强。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把所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抑或是以往意识形态相互对立的国家,都卷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来。意识形态的对立表面上看是被弱化了,实质上是采用了新的隐蔽形式。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前苏联和东欧的演变,西方发达国家就认为是对其思想文化渗透的成功。他们把这种做法称为“静悄悄的文化输出”,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软化战争”。对中国来说,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发展中大国,所以历来是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目标。冷战结束后,这种渗透并没有减弱,反而因中国走向世界,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而进一步加强。
当前,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向世界各国的渗透日趋明显,美国的大众文化、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借助高新科技手段遍及世界各地,对青年一代的影响日益增长。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来自信息网络化的愈益严峻的挑战。
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掌握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就拥有了传播某种意识形态的权力和影响力。借助信息优势,发达国家成为信息强国。在美国发起并由美国主导的互联网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的主要平台。文化的双向交流也变成了单向输出。发达国家具有的网络优势,严重动摇着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思想意识、价值体系、民族文化与信仰体系,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对其优秀文化进行贬低、丑化。对于“信息弱国”来说,其信息资源、信息产业、信息传播、信息安全将被控制在“信息强国”手中。它们原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面临着被“信息强国”加以改造和扭曲的危险。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总是利用既有的科技优势,凭借互联网、大众传媒等各种舆论工具,不遗余力地宣扬西方主流文化价值观,以单一的视角强调西方主流文化的一元性,预言未来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与此同时又以贬损和牺牲其他文化多样性视角为代价,所有这一切都会严重损害其他非西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立场的人,经常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当成唯一合理而正当的形式,并以此为标准去衡量他人的文化,压制多元文化发展。
相关推荐:
下一篇:群众路线永远是党的生命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