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的工具课。语言文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中学语言文字教学的误区。
对提高学生说好普通话水平,掌握规范汉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现行中学语言文字教学中,最为薄弱、最为混乱、争论最多的环节就是语法教学部分。中学语文教学语法应是规范语法,它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讲授汉语的基本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汉语的明确正误和读写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文言句式的辨析、病句的修改,写作语言的锤炼等,更是离不开语法这一基础工具。但遗憾的是,今天的整个语文教学,由于长期淡化语法,对语法问题躲躲闪闪,导致不少学生分不清词性,看不出句子结构,学了10余年的语文,汉语水平居然相当低。
新课标中强调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知如何是好。近10年来,中学语文教学都在淡化语法教学,可是现在的高考、中考试题中有大量涉及到语法知识的试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近年,涌现出大量的语法论着这些论着观点不同、体系各异。这些语法论着观点不同、体系各异。从而使语法教学中出现了几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也是现行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误区:一是副词、叹词、拟声词的不同定位;二是短语的分类;三是单句成分的切分。
一、副词、叹词、拟声词的定位
冯志纯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统编教材《现代汉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下册)。在第18页和第63页分别给实词和虚词下了这样的定义: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做短语或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一般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义,它的基本用途是在短语和句子中表示某种语法意义关系,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分(副词、叹词、拟声词除外)。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没有在教材中给实词和虚词下定义和归类,而是在教材附录中偷偷地根据词能否充当句子成分,能否独立成句,也羞答答地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几类,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几类。这种做法对于中学教材来说是不严肃的。以上这些教材,均是按照词的意义的实在和空灵,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但是,由于这个“实在”与“空灵”的界限是难以划清的,从而致使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在把副词界定为虚词时,要除掉少数副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的虚词,要把副词、叹词、拟声词除外。既然是副词、叹词、拟声词已界定为虚词,又要除掉少数的副词、叹词、拟声词,这就自相矛盾了,这样就使该教材中出现了半实词、半虚词这种模棱两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对于教学无疑是一大缺陷。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对实词和虚词的划分和归类避而不谈,暗中按词的“实在”与“空灵”,把副词、叹词、拟声词界定为虚词,这种做法对于中学教材来说是不严肃的。
相关推荐:
下一篇:试论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