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为此,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生物审美教育, 以下就是寓伦理道德教育于教学之中。
1.树立生态道德观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生态道德观,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
结合生物教学知识,在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培养。
1.1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使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认识植物对人类乃至自然界的重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保护植物,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一切生命之基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1.2在生态系统的学习中,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生态平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存在着其固有的内在的平衡,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有效规划自己的活动和控制自身的行为,避免破坏自然整体平衡,才能保证人类发展的健康,安全和持续,从而形成动态的、生态学的、平衡的自然生态观。
1.3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各生物成分的动态分析,使学生形成各种生物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生态整体观。
1.4通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虽然能够适应和改造生态环境,但从根本上讲人类必须要依靠生产者提供的生态资源,摆脱不了生态环境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人类与自然处于一个统一整体之中,但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又被自然所征服,因此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思想应该是人类价值体系的中心,追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是人类最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关推荐:
下一篇:浅谈在中职学校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