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鉴于我国实务界对该法相对比较陌生,试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比较分析这一文将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介绍,并将其与大家熟悉的损益表债务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概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所有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计税基础。
计税基础是税务当局规定的、计税时归属于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具体而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如果计税基础小于账面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则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金额。如果该负债的部分或全部金额可在未来期间抵扣应税经济利益,这一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构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该负债在未来期间不可抵扣应税经济利益,则该负债的税基就等于其账面金额,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暂时性差异。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定义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举例说明资产的暂时性差异:某一外资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价税合计共为10万元,另支付运费和保险费为1万元,会计上对其处理:将价税合计和运费等作为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而税法上只将价税合计确认为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将其作为提取可在税前扣除的折旧的基础,此时该项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11万元-10万元=1万元。举例说明关于负债的暂时性差异:企业有一笔到期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100万元,企业按季预提借款利息共计3万元,到期支付借款本息3万元,则该负债本季度的账面价值为103万元,而该债务的计税基础为:负债的账面价值-税法规定未来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103-3=100万元,那么,该项业务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103万元-100万元=3万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