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过程中,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关注日益增多,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期限结构研究。
Estrella和Hardouvelis(1991)的研究表明,一个向下倾斜的期限结构往往伴随着未来经济增长的减慢甚至衰退,Bernanke(1990)、Harvey(1991)、Kamara(1997)以及Gerlach(1997)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其次,期限结构的斜率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Mishikin(1991)、Jorion和Mishkin(1991)以及Gerlach(1997)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一个向上倾斜的期限结构往往意味着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最后,对于货币政策制定者来说,利率期限结构包含有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短期利率走势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理论认为长期利率受到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的影响,但是其他因素对期限结构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和市场参与者对持有不同到期期限的金融产品所承担的风险做出的估计,都会影响到利率的期限结构。如果这些因素的影响是时变的,将使得对期限结构的解释更加复杂。
传统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认为,期限风险溢价是不随时间变化的,且长期利率仅由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变化决定。就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唐齐鸣,高翔(2002)和史敏(2005)等的研究发现,在常数期限溢价的条件下,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前符合传统的预期理论,但随后的样本期内不能给予预期理论以充分的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交易所国债回购市场1997年9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的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未来短期利率变化。与之前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在于,文章首先拒绝了预期理论中期限风险溢价为常数的原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时变的期限风险溢价,使用广义矩估计法对预期理论进行再检验,发现其对未来短期利率的变化具有显着影响,且Wald检验认为在时变的期限风险溢价条件下,未来短期利率的变化与不同期限的利率差具有完全的正相关性。
本文结构第二部分对期限结构的传统的预期模型进行简要介绍;第三部分对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的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及各期利率相对于7天期利率的利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通过GMM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期限溢价为常数时不支持预期理论,但加上随时间变化的期限溢价时却不能拒绝预期理论;第四部分得出结论,认为随时间变化的风险溢价可能在对利率的预期理论进行检验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风险溢价时变的情况下,交易所国债回购利率符合预期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