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本组56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1周。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润燥止咳汤加味治疗燥咳病例研究。
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2例,急性支气管炎34例。其中29例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余者正常。本组病例临床以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唇燥为主症,按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凉燥型18例,温燥型38例。
治疗方法润燥止咳汤药物组成:沙参、麦冬各10g,百合、百部各15g,杷叶、白前各10g,大贝15g,杏仁10g.凉燥伤肺,症见恶寒,鼻塞,咳嗽咯少许白痰,舌苔薄白而干者,加苏叶6g、桔梗15g,紫菀15g,以轻宣凉燥。温燥伤肺,症见唇鼻干燥,咽痛,粘痰不易咯出,初起或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者,加桑叶6g,黄芩10g,知母10g,以清宣温燥之邪。若症见胸痛或痰中带血丝者,再加茅根30g,石膏30g以清泄肺燥热。每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口服。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西医抗炎药物及中、西止咳成药。
治疗结果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症状明显好转为有效。本组56例中,1个疗程治愈者18例;2个疗程愈者26例;3个疗程治愈者7例、有效者5例。
典型病例代某,女,50岁,干部。1996年12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主诉:初起感冒微恶寒发热,咳嗽无痰或少痰已两个月,曾静脉点滴青霉素2周,口服成药复方甘草片、止咳糖浆等无效。现症:咳嗽少痰,或呛咳连声,尤以夜间明显,时咳少许白粘痰,且不易咯出,咽痛,唇鼻干燥,舌质略红,苔薄白,脉细。查体:T36.1°C,两肺呼吸音粗,X线胸片显示两肺纹理增粗,血象正常。中医辨证其证属燥热伤肺之温燥型咳嗽。治宜清燥润肺止咳之法,选用自拟润燥止咳汤加味治疗,患者服药6剂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体会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发之始,患者多采用西医药治疗,以输液抗炎,并口服止咳化痰药物。笔者体会,用上法治疗外感燥咳难以奏效,患者常为迁延咳嗽所苦。中医学指出,燥咳病位在肺,燥邪犯肺,耗伤津液,其主症表现为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唇燥。若燥邪与风寒相兼为患,则见燥邪外客,风寒袭表的凉燥症;若燥邪与风热相兼为患,则见风燥外客,卫表不和的温燥症。外感燥咳的治疗,如果单一用辛温或辛凉疏散外邪药物,势必伤阴,燥邪加重,致使咳不止。如果单一用滋阴止咳药物,则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导致咳嗽难愈。笔者采用分型论治,凉燥型应用轻宣凉燥,润肺止咳之法,温燥型应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之法,使之达到外邪祛、肺气宣、燥得润、咳自止的目的,为此自拟了润燥止咳汤加味治疗外感燥咳。方中沙参、麦冬、百合润肺金之燥;百部、杏仁、杷叶、大贝、白前利肺气而止咳;苏叶、桔梗、紫菀轻宣凉燥;桑叶、黄芩、知母清宣温燥。临症时只要辨证得当,药证合拍,诸症自除。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润燥止咳汤加味治疗燥咳病例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临床药品试验中护理管理论文
相关推荐:
下一篇: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的新用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