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国内信贷市场变化与贷款替代研究

2017-06-04 17:29:00

本文讲述了关于国内信贷市场变化与贷款替代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 要]信贷市场在融资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各种融资方式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逐步形成替代,使原来在我国居于独占地位的信贷市场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生存竞争。商业银行不能再固守传统业务市场,必须实施战略转型,在继续开拓创新信贷市场业务的同时,努力开拓包括直接融资业务在内的非信贷业务,提高综合服务功能。中国工商银行应根据建设综合金融服务机构的要求,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调整创新机制,建设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关键词]信贷市场;贷款替代;战略转型;综合金融服务

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改革和发展,信贷市场在融资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各种融资方式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正确认识贷款替代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对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快实施战略转型,在变化的金融市场中保持经营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以1979年和1998年为界,中国信贷市场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中国不存在独立的信贷市场;1979-1997年,中国建立起了一个主要由计划手段控制的信贷市场;从1998年起,计划控制逐渐减少,中国的信贷市场开始逐渐向真正的市场转变(易秋霖,2006)。

在中国信贷市场演变的不同阶段,信贷市场具有不同的性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决定了不同阶段的信贷市场具有不同的特征。

1998年之后,对信贷市场的管理向市场化转型。由于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开始重视信贷的风险、信贷的成本与效益、信贷对象的选择,重视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问题,而过去偏重信贷规模的倾向有了改变。这些问题最终都与金融机构的效益相关联,所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贷上的原则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这一原则与金融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原则是一致的。以效益为中心将成为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的信贷原则,并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贷款的行业流向、贷款的区域流向、贷款的品种设计及贷款的质量和规模等。同时,在信贷市场转型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融资方式多元化(包括体外循环资金的发展),信贷市场已开始失去社会融资渠道的独占地位。1998年之后信贷市场的特征主要有在信贷规模扩张的同时,贷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98~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4.6%,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年均增长率为12.7%;而国内贷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占比由1998年的19.3%下降到2005年的 7.3%。

2.信贷资源向大企业、大项目、垄断行业、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虽然没有全面、确切的数据,但是从大量的调查和统计资料中,可以了解到金融机构对大企业贷款的比例远远高于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中小企业所处产业多数为非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甚至是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企业规模小、信用差、抵押资产少、没有规范的财务报表,贷款成本高、风险大,因而金融机构更愿意向大企业、大项目、重点行业、垄断行业贷款。

图1显示了1998~200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中所占的份额。从图1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占有绝大部分贷款,并且所占比例一直在上升,中部地区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西部地区总体上也是下降的。

由于这四大银行的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50%以上,所以图中所示比例大致上反映了全部金融机构在三大地区的贷款分布情况。

3.贷款期限长期化,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速。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1994年占比为19.7%,2005年上升为44.92%,而短期贷款的比重在1994年高达80.3%。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对于短期和长期贷款的需求都是巨大的,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形成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降低风险的考虑。因为中长期贷款相对于短期贷款更有利于降低贷款营销成本,并且,在防范风险的要求下,贷款责任风险落实到放贷者个人,而中长期贷款有利于个人规避责任风险。

1999年后,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个人消费贷款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的比例2002年为8.1%,2005年为11.27%。在各项消费贷款中,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绝大部分。2005年中长期个人消费贷款占个人消费贷款的比例为94.21%。

4.信贷管理向市场化转型,信贷质量明显提高。由于金融管理当局对不良贷款的定义发生过改变,2004年才有公开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对此之前的不良贷款规模只有一些估计和推算。据有关估计,在2002年以前,中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一直较高,大约在 25%以上,此后,不良贷款比率下降较快。200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下降为8.61%u)。

5.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下降,信贷市场呈垄断竞争格局。自四大国有独资银行设立之后,这四大银行就一直占有大部分全国金融机构的贷款份额,在20世纪 80年代此比例在80%以上。但是随着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立,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四大银行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一直在下降,2000年起降至60%以下,2004年降为57.46%,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占20.79%,中国农业银行占14.53%,中国银行占12.05%,中国建设银行占10.08%。截至2004年末,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为28 859.4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5.25%;而2001年末,股份制商业银行总共是10家,贷款余额为全部金融机构的8.53%。 2004年末,全部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为9 045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10%,比2001年提高了2.14个百分点。至2005年6月,外资银行贷款余额为3 354亿元人民币,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 1.69%,比2001年底提高了0.91个百分点。

目前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所占份额仍然较大,具有垄断的特征,所以尽管中国信贷市场竞争激烈,但还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造成市场集中度高的主要原因是:1998年前金融非市场化时期信贷资源被集中于四大银行,并且四大银行被要求承担起主要的信贷供给者的角色。 1998年之后,随着金融的市场化转型,信贷市场也开始出现竞争,但是由于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信贷质量的竞争,并且主要是争夺优质信贷客户,而非主要表现为信贷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所以原有的以四大银行占据主要份额的市场格局并未很快发生变化。这是中国信贷市场在金融市场化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点: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是市场份额的垄断,竞争是优质信贷客户的争夺;垄断是过去非市场化金融时期遗留的后果,竞争是市场化转型的结果。

6.资本市场已经形成,贷款替代的趋势显现。自 1990年深沪两交易所开市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最新统计资料:至2006年12月,中国A股、B股上市公司共1 434家,总市值89 403.90亿元,流通市值25 003.64亿元,总股本14 897.57亿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约为38%。至2006年底,股票市场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43%。中国股票市场目前的状况是:市场规模较小。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与GDP的比例为43%,而美、日、英等国均在80%以上,总市值中还包括不流通部分的市值,如果扣除这一部分,我国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就更低。

尽管目前资本市场规模较小,存在着影响其发展的许多问题,但其存在并发展的事实表明信贷市场已不再是中国社会融资的惟一市场,社会融资渠道开始多元化,股票、债券融资部分地替代了信贷市场。1990年企业股票、债券融资在全部融资中的比重为3.97%,2006年国内非金融部门贷款、股票、国债和企业债融资的比重为82.0:5.6:6.7:5.7。

目前,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已取得很大进展,在条件成熟时新股发行数量将逐步增大,已上市的企业也会有更多增发股票的机会,企业通过股市融资也会逐渐增加。随着资本市场发展以及短期融资券发行的增加,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总需求会相应下降,尤其会导致优质客户的贷款需求下降,造成商业银行源自贷款的收入与利润出现更大程度的下降。

7.体外循环资金规模逐渐增大,部分替代着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前面我们所说的信贷市场份额主要是指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市场份额。若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个融资市场看,体外循环资金也在部分地替代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日渐活跃,私营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体外循环资金亦以各种形式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从用途看,体外循环资金一是用于生产流通领域,个体企业、民营工业、商业及服务业、运输业、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等,从投资启动运转到扩大规模均需大量资金,其中绝大部分为工业生产经营所需。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涉及的是中小民营企业。二是用于生活消费领域,主要为购建住房、婚丧嫁娶、医疗、子女上学、添置大件生活用品等。三是乡镇村级组织用于发放教师、干部工资、吃喝招待、修建道路桥梁等公共支出。四是用于天灾****等急需,也有的用于赌博、吸毒等非法活动。从全国情况看,体外循环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前两种用途。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用于生活消费的占比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出由消费为主向生产为主转变的趋势。体外循环资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正规信贷市场,需求方的信贷需求不能从供给方得到满足,于是这些需求者转而求助于体外循环资金,而由于有利可图,所以供给者也愿意提供资金。

由于体外循环资金为非正规金融,具有隐蔽性特点,其实际规模很难确切统计。据有关部门和我们的调查研究,估计至2004年末,体外循环资金当年新增规模约有1.5万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10.95%、本外币贷款的7.94%。这也是前面所说的,1998年以后,在信贷规模扩张的同时贷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从体外循环资金的用途和产生的原因看,其资金运用的主体主要是中小民营企业,并不是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对象,因而目前其贷款替代的影响要小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但是,由于民间借贷相对于正规金融具有不需要抵押物,借款的期限与利率灵活,手续简便的优势,因而能够部分地替代一些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或较大项目的贷款。

二、贷款替代与商业银行经营

(一)信贷业务与商业银行的收入

1998以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向市场化转轨,以“效益为中心”成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这一原则将决定今后商业银行的业务选择和战略取向。分析近几年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可知,包括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营业总收入中,利息收入占比很高。2004年12家主要商业银行的营业总收入中,利息收入平均占81%,虽然此利息收入并非全为信贷利息收入,还包括债券利息收入、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但是,贷款利息收入占绝大部分,比如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的贷款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的 76.96%,而债券利息收入仅占14.9%,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仅占8.14%。2006年上半年,工、中、建、交行这四家已完成股改的原国有商业银行,除中行外,工、建、交行的净利息收入的比重均在90%以上,分别为90.4%、92.1%和 90.9%,这其中同样包括债券利息和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但贷款利息仍占绝大部分。因此,信贷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会有重要影响。根据前面对信贷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我们近期对中国工商银行部分分行的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我们认为,尽管当前信贷市场的需求总量很大,有效益的信贷市场却有限且竞争激烈。资本市场发展和融资渠道多元化所带来的贷款替代正在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贷款替代进一步挤压了有效益的信贷市场,使信贷市场特别是优质信贷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二)关于贷款替代及其趋势的分析

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融资渠道多元化,使直接融资部分地替代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使原来在我国居于独占地位的信贷市场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和生存竞争。

直接融资的概念及形式。这里所说的直接融资主要是指通过股票、债券、基金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进行的融资。贷款替代主要是指直接融资对间接融资的替代。传统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划分标准是看融资行为是否通过金融中介,这里的金融中介是指商业银行。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融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前景分析 

论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 

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利益集团 

论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 

论从不良资产的化解看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