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2003年,长城金融研究所将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上报银监会审批,加上2004年沸沸扬扬的“东北振兴银行”组建事件,民营银行再次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文章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民营银行的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民营银行;民营经济;政府效用;产权;治理机制
一、民营银行的界定。
目前,有关民营银行的界定,国内理论界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主要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吴晓灵、姜应祥等为代表,主张从产权角度出发,认为只要是由民间资本控股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第二种观点强调银行的治理结构,以是否采用市场模式运作来划分民营与非民营银行,此派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徐滇庆、巴蜀松等学者;第三种观点主张将产权和治理结构相结合来界定民营银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曾康霖、熊继洲等。笔者认为对于民营银行的界定,必须结合中国民营银行提出的背景等实际问题加以考虑,任何从单一的角度对民营银行下定义的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因此,笔者倾向第三种观点,即民营银行是指拥有1合理产权结构和市场化公司治理的商业银行(熊继洲,2003),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现有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有银行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其内涵包括:(2)产权结构。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界定必须是清晰、明确和完整的。虽然,良好的产权结构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治理结构,但它是良好治理机制建立的前提。国有银行因产权不明晰造成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因此,民营银行应具有独立、清晰、有别于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合理的产权界定为民营银行避免政府行政的直接干预和经营目标的多重性提供了屏障。(2)治理机制。民营银行除了应具备合理明晰的产权结构外,还应拥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各利益相关主体必须遵从市场的游戏规则,受市场的约束。国内的股份制银行从产权角度看,具有民营银行或准民营银行的特点,但它们融行为不符合市场规则(如官本位以及董事会虚设等),我们也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
二、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民营银行的发展源于制度变迁的内在需要。
1.从制度需求角度看,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性金融制度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图表1表明了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发展的状况。从中可见,民营经济的发展基本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其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国有经济及集体经济的增长率,民营经济已逐步发展为中国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一极。但是,民营经济所获得的银行融资比例同它对GDP的贡献率极不相称,从图表2和图表3可以看出,银行贷款的绝大多数流向了国有经济,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银行间接融资比重极低,内源性融资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目前,有80%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困难已经严重阻碍了其正常的发展(张庆亮,2003)。这说明现有的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这主要是由于:(1)国有银行特殊的产权结构和官本位制度决定了其受政府干预较多,服务对象集中在国有企业。(2)作为民营经济微观主体的多是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社会上缺乏统一的评信体系,国有银行与之交易的费用较高。 2.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发展民营银行是制度供给主体(政府)效用最大化的选择。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属于典型的政府推动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取向、深度和广度基本都取决于政府的偏好和能力。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集团和权力结构进行了新的分化和整合,但政府主导的金融制度变迁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政府仍是决定制度变迁的关键要素。诺斯的新古典国家理论认为政府是一个具有福利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经济人,其对于制度的选择并不是以制度供求均衡的原则为依据,而是在有限理性条件下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诺斯还指出政府的效用目标具有双重性:保持金融控制力以获取租金和提高效率以增加社会产出,即政府效用函数=租金最大化+社会产出最大化。因此,民营银行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政府对于这一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即政府在金融控制力和社会效率之间的权衡。我国现有的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垄断性金融安排曾经对体制内经济的高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伴随着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这种垄断性金融制度在保证政府金融控制力的同时,牺牲了巨大的社会效率,金融控制的负效应进一步突显。
(二)民营银行的发展源于制度变迁的外在压力。
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效应,即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制度变迁中的自增强机制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强化既定的路径,使其难以逆转。制度调整中的“路径依赖”一经形成,制度变迁就成为修修补补的工作。因此,处于制度转轨时期的中国,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路径依赖”问题。而要摆脱既定路径,往往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引入强有力的外生变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的制度变迁带来了这种打破旧有路径的外在动力。作为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自2001年后不断加大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众多外资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但中国本土金融业的“主力军”—国有银行的改革却举步维艰,这不免令人担忧2006年全面开放后,中国的本土金融是否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因此,除了进一步改造“主力部队”外,国内金融业应重视对内开放,培养一支辅助“主力”作战的“游击队”—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作为一支生力军,将以其明晰的产权结构和良好的治理机制等制度优势同国有银行一起抵御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民族金融业的冲击。
三、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改善金融制度环境,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外部条件
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看,制度环境是影响制度变迁绩效的关键因素,而政府又是决定金融制度环境的重要变量。政府作为权力中心和强势组织,在民营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的作用:(1)加快有关民营银行法律法规的建设,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指导。同时建立合理的民营银行准入及退出机制。(2)培养公平的信用环境。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企业,融资双方的信任度是衡量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当前,由于国有银行和政府特殊的亲缘关系,政府为国有银行提供了大量的隐性担保,这将使具有良好绩效的民营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陷于被动。因此,在银行变革的过程中,政府不应继续担任国有金融机构的信用担保人。同时,还必须建立起完善、合理的银行信用及效率评级体系,使优质的民营银行能够在国有金融垄断的夹缝中脱颖而出。
(二)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依旧保留着很强的行政色彩,整个监管体制的改革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的水平,难以满足民营银行快速发展所需的监管条件。因此,必须加快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促使我国的金融监管向市场化、法律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所谓市场化,即摆脱以往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监管模式,引入市场机制,以经济手段为主来监督银行的各项活动。所谓法律化是指改变传统监管体制的主观性和不平等性,使监管工作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谓多元化是指对于民营银行的监管必须借助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这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政府监管,即政府相关部门(如银行监管委员会)以监管者的身份对民营银行进行外部监督;二是行业自律,即通过银行业内均认可的非正式制度对行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行业自律虽然没有法律基础,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三是市场监督,即依靠一些中介性的社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
(三)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和经理人市场的建设
目前,民营银行在存款安全、社会信誉等方面都难以和国有银行相抗衡,因此,民营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支持。存款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民营银行的存款安全,实质上提升了民营银行的社会信用度。至于存款保险制度所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一系列次优合约的制定加以防范。在民营银行发展的过程中,高素质人才的匮乏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为此,民营银行应吸收国有银行的经验教训,建立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增强吸纳合格银行家的能力。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培育和塑造高素质的银行家队伍,以助于民营银行选才、育才和用才。
(四)加强民营银行自身的建设,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这主要包括:(1)完备的委托—代理契约的设计,以保证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内部人控制的发生。(2)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遵循《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借鉴国内外银行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避免民营银行成为少数投机者“圈钱”的工具。(3)培养组织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徐滇庆.金融改革路在何方—民营银行200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张庆亮.体制转轨中的中国民有金融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熊继洲.民营银行—台湾的实践与内地的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陈岩.中国民营银行行动纲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沙虎居.区域性民营银行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那么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关于网络安全与网络银行应用
关于如何完善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