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关于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民营银行问题是近几年理论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对于该问题,目前仍存在一些争议。但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发展民营银行,打破我国金融垄断局面已在众多经济学者和金融专家中形成共识。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适时放开民营银行市场准入限制、并促使其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我国民营银行业的发展现状,解决好阻碍民营银行业发展的障碍及相应对策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银行 现状 障碍 对策
民营银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不能协调改革、金融改革明显滞后并且存在金融压抑状况下,自我形成的一种高级化的民间金融形式,同时也是民营产业资本向金融业资本进行渗透和转化的一种有效形式,符合产融结合发展的一般规律。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实现公平竞争”的精神,以及入世后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激烈竞争来看,我国发展民营银行,打破金融垄断已成为必然趋势。
一、民营银行的定义
什么是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是民营资本总体所占股份超过总股本50%、且具有现代银行治理和风险防范体系的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者构成的统一体。对这四者的任一偏离都将是不完善的。所谓民有,就是指银行的产权属于民间投资者;所谓民治,就是指由民间投资者决定公司的治理;所谓民责,就是指民间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成败负全责;所谓民益,就是指导银行经营的利益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因此,所谓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所控制与经营,集权、责、利为一体的现代金融企业。
中国的银行业走的是一条国有化的道路。现在这条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对现有银行体系进行民营化改造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特别冷静地回顾和反思各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寻求对策,真正走出一条既符合世界银行业发展大势,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民营银行发展之路。
二、我国民营银行的基本现状
当前我国真正完全符合条件的民营银行屈指可数。在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外的银行,虽然有些具有民营属性,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1996年1月12日,我国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成立。2004年8月18日,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浙商银行宣告开业。2003年,民营银行的积极发起者--长城金融研究所徐滇庆教授组织了5家民营银行沈阳瑞丰银行、广东南华银行、深圳民华银行、江苏苏南银行、西安长城银行进行试点,但至今没有一家得到监管机构的批准。迄今为止,真正的民营银行还只有民生银行一家,其它进入银行业的资本都是以参股的形式介入。
但是,民营资本已经渗透到中国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财务、金融租赁等各个领域,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4.6%,占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不低于7.4%,对证券公司的控制程度超过13%。中国八大民营家族在金融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80亿元。在银行业,只有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没有民营资本参股。如果将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4家上市银行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计算在内,民营资本拥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已经达到3486亿元。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民生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此外,在全国110家城市商业银行和数以万计的信用社中,民营资本的参股比重也不会低于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占比,其中济南市商业银行和台州市商业银行等都由民营资本控股。民营银行的发展存在主要两个方面的问题。
1、民营银行受外部约束
(1)现有金融运行体制对民营银行发展的特殊限制。缺乏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现行的金融运行体制来说,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和体系,金融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内容缺乏科学性,监管效率较低,缺乏对民营银行的监管措施等。在金融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放松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旦其不能及时、灵活的处理有关民营银行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威胁。
严格管制的利率制度的制约。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制度,自1994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仍未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仍属于管制性利率。这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利率政策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2)民营银行存在与发展的配套环境不够宽松。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民营银行作为一种具有新型金融产权形式的金融机构,它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在资金来源上,能否吸收足够的公众存款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由于我国尚缺少一个保障公众利益,防范信用风险的风险防范体系,因此,民营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上存在一定困难。而这一困难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民营银行的生存。从资金运用上看,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存在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企业欠贷不还,逃废债务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收回,导致不良贷款大量上升,必然会影响民营银行的发展。
配套的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经济要求走法制化的道路,那么发展民营银行必然要求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而目前,我国有关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尚未建立,只要配套的法规不健全,民营银行的“正效应”就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可能向社会转嫁风险。
2、民营银行存在内部缺陷
(1)经营业务同质性的不利影响。从银行业的特点来看,银行经营的对象是货币,银行的金融服务具有同质性的特征。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基本上提供类似的金融服务,它们之间具有业务和资金趋同的特点。同时,由于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在发展初期阶段,往往采取存款导向型发展战略,即便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由于极易被模仿且受网点规模的制约,难以通过差异化服务从国有银行手中夺取资源,这也就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2)规模、信用劣势的客观存在。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市场份额、规模与信用上处于劣势。首先,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国有银行几乎垄断整个金融市场,加之其有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长期人力资源的积累,使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国有银行以国家信誉担保,而民营银行完全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其信用程度远远不及国家信用。
三、扫清障碍,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
1、完善外部环境
(1)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为了解决民营银行由于信用劣势,存在吸收公众存款难的问题,在治理我国信用环境,推进民间信用体系建立的同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样,将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保护,从而有利于提高民营银行在公众中的形象和信誉,便于其业务的开展。同时,也将为民营银行的退出提供保障,解决因民营银行的破产、倒闭引起金融风险和社会不安等问题。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民营银行的政策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由于民营银行透明度较低,金融监管缺乏有效性,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因此,要使民营银行健康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使完善金融监管和发展民营银行同步进行。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依法实施监管。二是要根据金融创新的最新发展,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指标和措施,丰富监管的内容。三是充分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制约了要求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民营银行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今年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吸取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失败教训,我国应从三方面加强建设:一是继续建立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完善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强化对利率的监督,加强风险防范。
(3)合理制定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目前,阻碍民营银行成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民营银行的“准入法规”、“监管法规”和“退出法规”还没有建立的问题。因此,合理制定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十分必要。具体来说,首先要修订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民间资本享有“国民待遇”,可以进入金融领域设立公司制的金融机构。其次,要制订具有较高标准的“准入”与“退出”法规。要吸取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信用社市场准入标准过低的教训,防止出现机构膨胀,“银行过度”现象。同时,对于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低于某一水平,如5%和3%的民营银行,要强制其“退出”,以防止出现资不抵债,影响金融稳定的现象。再次,制订有关民营银行的监管法规,为实施监管提供法律保证。
2、发挥内部优势
(1)发挥本身的制度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由于民营银行采用真正意义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使其在制度上与国有银行相比,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要提高民营银行的竞争力,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入股的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它所获得的优良业绩正是得益于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创新。民生银行从成立伊始就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银行《章程》中明确界定了重大决策中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和经营班子的各自权限、相互制约机制和以投票表决进行决策的基本方式,增强了其自我约束力和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提供了保证。
(2)利用信息优势,确立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对于民营银行来说,除了要发挥其制度优势,还有必要根据其业务模式制定清晰的竞争战略。民营银行可以确立目标聚集战略,其原理为:银行通过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提供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提供服务的竞争对手。根据这一原理,结合自身的优势,民营银行可以选择以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为目标客户群,根据其需求提供服务,实施目标聚集的基本竞争战略。
发展民营银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所以要充分论证,选择最优的市场进入方式,逐步推进民营银行的发展,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健、高效增长。
【参考文献】
[1]孙璐,李丹.浅析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5(1).
周红霞.为什么需要民营银行[N].国研网,2002-9-9.
曾康霖.民营银行:敏感而需要讨论的金融热点话题[J]..财经论丛,2003(1).
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J],金融研究,2003(2).
王继权,董杰,付跃东.试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J],深圳金融,2005(3).
那么关于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关于网络安全与网络银行应用
关于如何完善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