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关于银行业安全网政策组合设计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阅读下吧。
银行业安全网是涉及多个团体职责和义务的合约网。为了网络各利益团体激励相容,网络的设计必须周密而精确,必须随着市场、法律、政府、伦理或者文化等方面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在安全网的结构中,资本管制要求作为一项国际行业管制标准,其潜在功能和作用也正在得到理论研究和监管实践的不断挖掘。审慎资本管制要求的理论内涵及潜在政策效应,审慎管制政策之间的理论关联及相互效应反馈应该成为银行安全网政策设计的关键。本文重点论述银行业安全网的框架结构和审慎管制的理念,以及在安全网结构中,资本管制要求政策与其他管制政策组合设计的必要性。
(一)银行业安全网及审慎管制理念
银行业安全网的构成
银行安全网是政府用以防止银行业因不利冲击所导致的传染性挤兑破坏的一组政策机制设计。它包括存款保险[隐性的和明确的]、审慎管制政策、最后贷款人政策以及资不抵债银行机构的处置等政策。这些政策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银行资本损失,和由于银行或银行业失败造成的普遍性脱媒(Disintermediation)。我们可以把银行业安全网视为一系列断路器,用以防止因个体银行的问题在整个银行体系的传染。安全网由五个断路器构成,这些断路器在银行业危机演进的各种不同状态下触发。
其一,执照功能(Charting function)。执照功能就是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管制。通过任职资格的准入管制,监管者可以甄别缺乏审慎经营理念、不胜任或不诚实的银行所有者及其管理者,防止这些不适宜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员进入银行业,从源头防止了由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过度风险偏好和不胜任导致的银行风险暴露。这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其二,审慎监管。审慎监管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第二道防线。主要防止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从事导致银行资不抵债的过度风险操作。审慎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资本充足性管制、资产负债比例监管等。资本充足性管制已经在国际银行业达成一致,成为国际性的行业监管标准。其主要的功能是约束银行的杠率风险,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缓冲,以应对非预期的损失。从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史看,资本充足管制主要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总量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权重资产的比率。此外监管者还应用风险权重资本要求、资产风险集中限制、资产投向限制等控制资产风险。监管者通过检查评价银行机构的内控制度和业务管理的操作程序,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以及资产损失储备等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审慎监管是银行业安全网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一定程度上,银行机构的经营失败意味着审慎监管的失败。审慎监管的职责就是要及时准确地诊断出银行机构的风险症结所在,防患于未然。
其三,风险处置。在审慎监管未能防止银行机构损失风险暴露的情况下,即在银行资本净值变为负值和造成存款人损失之前,监管当局要采取及时果断的处置措施。一般地,处置措施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监管者接管、停业整顿、购并及清算。监管者必须在问题银行的权益枯竭之前,迅速采取中止的办法,防止损失进一步加大,才能有效地消除存款人的挤兑动机。
其四,存款保险。如果监管行动没有及时实施,银行已经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保险能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并且消除了存款人挤兑银行的动机。存款保险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明确的存款保险和隐性的存款保险。明确的存款保险体系是一种公开的制度,明确规定从有资格银行机构征收保险费,如果银行机构破产,保险人将按照存款保险合约替被保险机构偿付存款人。隐性存款保险是一种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只是政府对危机干预的一般性承诺,至于干预的程度、范围在事前没有明确的规定。这种隐性的存款保证之所以能够实施,主要取决于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即存款人相信在银行丧失偿付能力时,国家领导层具有政治动力救助银行和偿付存款人资金。事实上,即使在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性保险,比如“太大而不能倒”。这种隐性保险主要来自于对问题银行的处置宽容度。事实上,各国从社会稳定或者政治利益出发,已经把存款保险纳入政府的职责范畴。因此,无论政府如何设置存款保险的条文,但事后的保护程度和范围往往超出事前的承诺。
其五,最后贷款人。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中央银行的职能之一,它是用来向暂时存在流动性困难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从世界各国的银行业危机看,最后贷款人政策工具有效地防止了银行业挤兑和恐慌的蔓延。虽然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政策都具有消除挤兑恐慌的功能,但他们在政策实施的时间顺序、应用对象以及政策的灵活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存款保险是一种明确的公开性制度,是一种以合约形式规定的事前机制。而最后贷款人政策是一种隐性的,可以相机抉择的事后机制。
2.安全网的目标
关于为什么要设立银行业安全网,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基本一致的观点,即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其高杠率和价值不透明性,使其容易遭受特殊风险,而且银行业的风险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这个观点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肯定。银行和其他企业一样,在经济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功能,但银行又不同于普通一般企业。一方面,银行为整个社会提供信用资源,并且管理着整个社会的支付活动,因此,银行业部门发生的问题对其他行业部门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银行信用供给和支付体系的破坏将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瘫痪,其成本和代价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性,银行业具有恐慌传染性特点,容易导致系统性挤兑。因此,在理论上,银行业的特殊性证明了银行业安全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银行业安全网的主要目标有
一是隔离银行风险的溢出效应。关于银行失败对经济部门的影响,特别是关于银行损失对非银行企业产生的潜在成本,已经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经济学家们认为,银行间的信贷是不完全替代的,一个银行的失败会减少那些依赖其信贷供给的一般企业的价值。就是说银行与企业通过借贷关系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银企关系以及市场相关信息,随着银行的退出市场,不仅银行的行业价值随即消失,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失去了与该银行相关的价值。该银行要想获得其他银行的信用和贷款支持,除了必须履行各种严格的信用审查过程外,还必须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相互了解和合作的过程,其成本是相当高的。
此外,银行资本损失又会导致信用收缩。Calomiris和Wilson(1998)提出了一个银行资本压缩模型,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银行业资本压缩的情况。他们认为,在没有政府救助的情况下,存款人会要求银行把违约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银行通过限制资产风险和保持充足的资本缓冲来满足这个要求。当资本发生损失后,银行必须补充资本或者降低资产风险。因为补充资本的成本很高,银行一般采取收缩信贷供给的办法。为此,银行安全网通过一系列的管制和救助措施,把银行信用供给与对银行资本的不利冲击的效应隔离开,既避免了银行借贷下降的社会成本,又防止了外生性和内生性不利冲击的潜在效应。
二是防止银行系统性挤兑。银行高杠率资产负债的特点,无论是实际的经营风险暴露,还是存款人不适当的猜测,都可能引发对银行业的恐慌。银行作为代表性监督人,其主要的收益来源于信息成本的节约。这种信息优势的代价是存款人对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的缺乏。因为银行资产组合风险和清偿能力是银行的私人信息,因此,不利的宏观经济冲击,或者个别银行的风险问题,很可能被认为是银行业潜在的普遍性问题的信号。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容易造成公众丧失对银行业的信心,其后果就是传染性的挤兑。银行安全网通过把银行与挤兑风险的隔离,消除了存款人提前撤资的动机,不知情的存款人因存款保险而安心,他们相信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他们也会从政府获得偿付。从而有效地限制了银行业部门内生性衰退,提高了银行体系的效率。
三是保护存款人利益。
3.安全网的设计理念
关于安全网设计问题,马戏团管理者设立保护网是最好的隐喻。马戏团管理者设立保护网有两个主要目的:直接的目的是保护杂技演员和观众,其间接的目的是能够让观众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欣赏节目。安全网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能够鼓励演员审慎风险操作。一个国家的银行业安全网与马戏团安全网十分相似,至少具有四个共同点:第一,与杂技演员一样,银行机构从事的也是一种风险性的业务交易,任何一个致命的错误能很快使其失败或者结束其存在。银行业安全网不仅要保护特殊的存款人,而且要激励个体银行机构承担与经济效益业务相关的风险。第二,正像马戏团管理者所做的那样,管制者必须防止过度风险操作,必须权衡安全网所产生的收益及其成本。
我们可以把银行安全网视作一个合约互联网。他们是产生成本和收益的多维政策框架:①保护银行机构免受意外的无偿付力;②限制银行故意的过度风险操作;③防止和控制银行挤兑破坏;④监测和处理无偿付能力银行;⑤当无偿付力银行关闭后,处理损失。第三,银行业安全网的网线把监管者和银行风险承担者打结成一个互动增强的合约织网。织网上任何一点设计缺陷或故障都会危害网络的整体效力。因此,管制者必须充分衡量和管理网络的每一组成部分可能产生的风险操作激励及其社会成本。第四,即使设计完美的安全网也会发生意外失效。监管者必须经常研究修订和不断发展管制政策。总之,一个国家的银行安全网是涉及多个团体职责和义务的合约网,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信用工具。为了网络各利益团体激励相容,网络的设计必须周密而精确,必须随着市场、法律、政府、伦理或者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不断演进。
相关推荐:
下一篇: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