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

2017-06-04 17:28:00

本文讲述了关于完善中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05年5月曾表示,中国银行业改革成功的标准是不良资产今后不会再大规模地产生,而建立良好的拨备(provisioning)制度对提高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建立健全稳定的拨备制度可能是决定中国银行业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举。

周小川行长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五级分类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相当于诊断。而完善的拨备制度相当于治疗。如果拨备制度不健全,就等于看好病之后不准治疗和吃药,白白耽误了治病的机会。

一、建立稳健的拨备制度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要部分

巴塞尔新资本协定明确指出,银行拨备用于防范预期损失。根据定义,一般拨备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拨备;专项拨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拨备。中国银行界有时候也将一般拨备称为一般准备,将专项拨备称为专项准备,两者共同构成银行对于预期损失的抵抗能力和对银行持续稳健经营能力的保障,因此拨备计提水平和覆盖率是评价银行对于不良贷款风险的抵抗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风险控制方面比较出色的汇丰银行其拨备总额覆盖率历年来也相当稳健,大都稳定在60%以上。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其生存发展与稳健经营的前提和关键就是,它所承担的全部风险损失能够被补偿或消化。其中预期损失必须以审慎的拨备计提形式计入银行经营成本,并在金融产品价格或贷款定价中得到补偿,而非预期损失需要由银行资本金加以覆盖。正因为这样,对贷款以及非信贷资产损失是否足额拨备、资本充足率是否满足监管要求,就成了衡量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拨备的作用在于真实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拨备是利润还是费用的实质取决于拨备是否能够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拨备不充足下的利润是高估的。对于目前的商业银行而言,大多数银行的专项拨备不足以弥补未来贷款可能出现的损失,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证计提充足的拨备,以提高银行抵御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并确保真实的利润基础。

目前,衡量银行资本实力的指标主要是资本充足率,但是在没有计提充足拨备的情况下,相应的资本充足率是无法令人信服的。2004年初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也明确提出,要在拨备计提充分的基础上计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在充足计提贷款损失拨备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计算才真实可信,在各行之间才具有可比性。相关资本充足率的办法要求在拨备充分计提的基础上计算资本充足率,有助于保持监管规章之间的一致性,健全银行审慎监管的规章体系。

同时,拨备是银行用来平滑各年度收益水平的蓄水池,经营效益上升时提高拨备的计提水平,经营效益下降时通过释放拨备来维持盈利水平。商业银行呆账拨备计提数额的多少,总的拨备对不良贷款及全部贷款覆盖程度的高低是衡量银行应对经济景气变化带来的资产质量变化的能力的重要的依据。

根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关注类贷款专项拨备的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特种拨备的计提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

二、新办法廓清拨备制度框架

近期,财政部向主要金融机构印发了《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为中国商业银行建立拨备制度奠定了基石。《办法》规定,金融企业按规定提取的一般拨备作为利润分配处理,一般拨备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而按此前的规定和会计处理方法,一般拨备与专项拨备一并作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税前费用列支。《办法》还规定,将一般拨备的计提基准从目前的不低于期末贷款余额的1%调整为不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该办法已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在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将贷款损失拨备划分为专项拨备和特种拨备,并规定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应提取一般拨备,从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这里未规定一般拨备的提取标准、提取基数。人民银行在2002年4月发布的《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中,则规定贷款损失拨备包括一般拨备、专项拨备、特种拨备。本次财政部发布的《办法》明确了呆账准备金的划分层次,将呆账拨备划分为一般拨备、相关减值准备。一般拨备是针对全部风险资产的,相关减值准备又分为坏账准备、贷款损失拨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中贷款损失拨备又划分为专项拨备和特种拨备。

根据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原于税前列支的贷款呆账一般拨备将改由税后计提,同时允许商业银行所计提的贷款呆账特殊拨备于税前列支。鼓励商业银行加大特殊拨备的计提力度。在此之前,商业银行所计提的贷款呆账特殊拨备不得于税前抵扣,为此商业银行承受了较高的所得税负。在国家信用担保之下,促使商业银行趋向逆向选择,即在贷款规模扩大的同时,拨备覆盖率严重不足。

在具体执行拨备制度上,《办法》也明确消除了会计制度和实际操作的差异。2002年1月1日颁布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所有者权益项中的一般拨备项是指: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拨备。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贷款损失拨备的内容不包括一般拨备;制度仅界定了专项拨备和特殊拨备两种,并规定专项拨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办法》出台之前,商业银行的实际会计核算与会计制度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体现在一般拨备的列支项上,即实际会计核算将一般拨备于税前列支,同时计入附属资本。《办法》的出台,明确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法律地位,消除实际操作与会计制度的差异。

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之后,财政部又发布了《关于呆账准备提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作为对前期发布的《办法》的补充和说明。其中最主要的是计提范围扩大。作为权益资产的一般拨备的计提范围为所有风险资产,不仅包括原先计提范围内的贷款,还将包括同业拆借、各类应收款项、符合条件的债权股权投资等。一般拨备按风险资产期末余额不低于1%的比例计提。《办法》中已提及这点,《通知》再次予以明确。另外,银行自行认定专项拨备计提是否充分。在五级分类贷款中,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参照2%、25%、50%、100%的比例计提;正常类贷款是否计提及计提比例由银行自主决定。

拨备计提的银行自主性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以下称《暂行规定》)中得以进一步明确,非减值贷款的拨备计提比例不再是程式化的固定值,而是根据历史损失概率等因素确定。以往,商业银行计提贷款损失拨备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常类贷款的拨备计提比例是固定的数值,无法反映不同银行间正常类贷款潜在风险的差异。在《暂行规定》中,大额减值贷款的拨备计提将采用折现现金流法,但与商业银行的现行实践差异不大。根据《指引》,商业银行通常比例计提的方式提取专项拨备;专项拨备=(贷款余额-抵押物价值×折扣比率)×计提比例。但在《暂行规定》中,商业银行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减值贷款应当采用折现现金流方法计提拨备,拨备应当等于贷款账面价值和未来现金流(包括抵押质押物的处置)现值的差额。

三、2005年上市商业银行拨备提取分析

2005年,随着经济景气的逐步走低以及在宏观调控作用下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库存上升的现象更加突出,商业银行普遍面临信用风险上升、不良贷款暴露速度加快的问题。2005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2808亿元,比中期增加49亿元;不良贷款率8.58%,比中期下降0.13%.尽管银行的资产质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但是略有下降的趋势。对此,商业银行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计提充足的拨备,提高拨备覆盖率,以有效地覆盖信贷风险。

同时,自2006年开始上市银行和即将上市的银行将要实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从前“一刀切”的拨备制度将由折现现金流模型取代。到底商业银行是提高还是降低现有的拨备水平,银行本身和分析师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拨备水平比较高的银行将来有可能释放部分拨备,而拨备水平比较低的银行的拨备压力就相对较大。当然具体的拨备水平还取决于宏观经济的风险和银行管理层对风险态度的差别。由于四大国有银行近日财务重组比较频繁,各个时期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不是很强,我们选择上市银行的拨备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由于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水平已经超过了100%,拨备压力相对而言不是太大,2005年上半年招行计提了14.82亿元的资产损失拨备,较2004年同期的计提水平13.84亿元略高一些。公司的拨备覆盖率从上年末的101.35%进一步提高到105.95%,专项拨备覆盖率53.06%,不良贷款的风险仍然得到了充分的覆盖。在第三季度,五级分类口径计算的不良贷款余额较中期末上升了1.5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0%,拨备水平上升到110.77%.

2005年中,浦发银行核销坏账实现不良贷款指标“双降”,拨备覆盖率继续提高。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73.16亿元,不良贷款率2.15%,比年初下降0.30个百分点。上半年计提贷款损失拨备20.07亿元人民币,拨备覆盖率143.26%,专项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为96.79%.第三季度,公司的不良贷款也是小升了3.05亿元,拨备覆盖率上升到了145%.由于公司费用的税收支出较多,公司可能在后面的年度就释放了部分拨备来调节税后利润,原来充足的拨备“弹药”将保证公司2005年稳定的利润增长。

华夏银行2005年上半年计提贷款损失拨备6.33亿元,本期转入0.02亿元,同时核销收回0.008亿元,转出0.01亿元,核销5.35亿元,公司期末贷款损失拨备余额为45.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70.71%,较2004年底有所上升,但仍处较低水平。第三季度,和其他的银行一样,公司面临着宏观调控背景下资产质量略微下滑的风险,不良贷款率上升到了3.22%,同时为了调节利润,拨备水平由中期的72.47%下降至68.89%(一逾二呆口径下)。民生银行在核销了3.6亿元坏账的基础上,2005年中期不良贷款余额约46亿元,比年初增加了约8亿元,增长速度为21%,不良贷款比率也从2004年底的1.31%上升到了1.44%.因此即使是上半年计提了10.8亿元的贷款损失拨备,拨备覆盖率从2004年底下降到了106%,显示了下半年有较大的拨备压力。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上升到了1.65%,覆盖率由中期的110%下降至90%(一逾二呆口径下)。

此外,香港上市的交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则从上市当初的44.0%上升至年中的49.2%,显示了该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总体而言,上市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优于非上市银行,资产质量尽管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幅度还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并且,拨备已经成了上市银行手中比较有力的利润调节的“阀门”。我们相信,在经历了经济扩张期之后,中国商业银行将认识到拨备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学会并且精通拨备的灵活管理和运用。

四、完善拨备制度任重道远

我国商业银行呆账拨备制度,自1988年建立以来,已经按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作过若干次调整,但与国外银行业一般做法比较,仍存在许多问题。

根据上市银行报表,这些银行都已经按照规定计提标准进行拨备,有些银行如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还实行更加严格的拨备标准,2004年和2005年中主要上市银行的资产损失准备及拨备占拨备前利润的比例都很高,但各银行在具体拨备时,对贷款的担保和抵押等保证方式以及贴现和资金拆借的计提分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水平有较大差异。

从另一个角度看,部分市场投资者对于绩优上市银行每年计提大量拨备的做法似乎不以为然。虽然从账面上看,上市银行特别是浦发、招商、民生三家业绩较优的银行,每年提取的贷款损失拨备的比例都很高,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都超过了100%,似乎是拨备提多了,但是这种高覆盖率是建立在过去几年这些银行贷款规模的高速扩张上的。如果考虑到近年发放的贷款中的不良部分将在未来可能加速暴露的因素,这些拨备绝对不能算是提多了。

另外,从表面上看,影响上市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主要因素是计提比例,实际上这是一种容易导致公众错误理解的认识。事实上,只有在贷款损失拨备计提方式和计提范围都一致的情况下,计提比例才有实质意义。尽管一些商业银行有较高的拨备覆盖率,但是由于计提的范围和方式不一样,同比的意义就需要打一些折扣。

并且,部分银行提取拨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论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前景分析 

论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与银行业的创新 

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的利益集团 

论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改革 

论从不良资产的化解看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