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必须改革,以做到更好的使学生能在步入社会发挥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旨在培养掌握应用计算机的知识,。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在教学内容上已基本取得共识, 趋于定型,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网络基础和Internet 应用基础等, 内容实用, 反映了当前高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主流,但目前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存一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就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改革。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许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这部分学生已有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来自城市和经济繁荣地区的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跟不上,课堂上囫囵吞枣,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难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2.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缺乏兴趣。很多学生在上高中的时候也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但计算机应用基础不纳入高考成绩,所以高中的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所以新入校的高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上课的时候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对这门课程没有太多的兴趣。
3.教学模式陈旧。由于在教学中仍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接受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像计算机这样实践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学生都没有学习兴趣,说明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4.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前计算机基础存在明显差异,据我调查,上课时认真听讲的学生不到35%,有的学生上课时还戴着耳机“听”课。课后经常看教材的学生仅有8%,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二、教学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