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男生英语学习的现状
男女生在学习方面各有优势。L.E.泰勒、A.安娜斯塔西和E.E.麦科比曾先后对美国进行的能力和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做了概括性评述。他们认为,男孩在计算和空间能力方面比女孩强,并且在数学推理方面的考试成绩比女孩好,而女孩在口头表达和语言学习能力方面比男孩强。男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总体上不如女生,无论是在课文的背诵、知识点的掌握还是语言的运用上,男生都明显落后于女生。
二、未来职业的需要
幼教系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就是幼儿教师,口语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幼儿学英语不是简单地教他们唱几首英文儿歌、记几句顺口溜,幼儿学习语言的接受能力很强,只要教师每天用英语领着他们做活动,把一切要求用英语加上手势来表达,他们很快就能适应。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要有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初中阶段,学生为了迎接中考会进行大量的书面练习,但很少进行口语的训练,口语练习也仅限于背诵教材上的对话和课文。三年下来,学生背了许多东西,但能说出来的只有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有的学生连这些说得都不是很流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注重死记硬背而没有注重习惯的养成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语言能力既需要学习中的积累,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在需要进行表达时才能流畅自如地表达。
三、开展活动课的意义
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这一举措对于改革我国传统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将原来那些属于课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变成正规课程的一部分,表明我国在课程设置上第一次出现超越传统的学科划分范围的活动性课程,开始重视活动学习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与当今国际上中小学课程改革中,重视以体验、活动为基础的综合学习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它不仅有利于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而且可以说是我国学校课程观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
其次,活动课程重视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它有助于克服传统学科课程偏重书本知识学习、轻视能力培养和发展、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第三,活动课程重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因此它有助于克服基础教育中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不够的缺点,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
从以上几点来看,活动课程的导入实际上涉及课程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形态的改造和革新,对于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从我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实践来看,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划一的班级授课方式和唯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往往被当作被动的教育对象,对其主体性和个体性等缺乏应有的重视。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科课程的这些局限性不断被强化甚至推向极端。这不仅对学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状况与当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是相悖的。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当下,构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单靠青少年阶段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将难以应付一生,人必须学会不断地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可见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在培养这些素养方面,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筛选知识和创造知识,就必须使基础教育从知识学习中心转向能力培养中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原有的课程结构,大力加强活动课程的教学,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相关推荐:
下一篇:让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快乐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