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幼教毕业论文。
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当人们用语言彼此交往时,听到词的音或音组,就能和这个音或音组所指的事物联系起来,或者当看到某个事物时,就把这个事物和它固定的音或音组联系起来,即听到一个事物的名称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哪个事物,看到一件东西时就能正确叫出它的名称。这就要求对语音有精确的辨识能力。任何一个词,在发音上的微小差异都能影响词与对象、现象之间的正确联系。因此,掌握每一个词的正确发音,对于正确理解、辨认、运用词语都非常重要。只有正确掌握语音,才能真正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说话、形成口语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幼儿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训练不当其语音发展会出现很多错误,并可能导致口语交流中的误会;另外受地方方言的影响也会引起语音错误,常常会使幼儿在口语交流中出现一些笑话。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语音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律,学会说普通话,以净化我国的民族语言。
一、教师的正确示范在矫正幼儿语音中起主导作用
幼儿的语言能力最早是在家庭语言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幼儿的语音一般都带有家庭主要成员的语言特点。如现代上海有许多幼儿是由保姆照顾的,故幼儿的语音中会带一些山东、安徽方言的特征,可见幼儿最早的语音形成途径基本上是模仿。由于幼儿的发音能力和听觉的可塑性较大,教师的语音矫正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会说普通话,掌握口语的正确发音规律,不仅能在口语训练中教幼儿正确发音,而且还能通过专门训练矫正幼儿的错误发音,使其形成正确的语音。如苏州方言平翘舌不分,缺少后鼻音,如分不清“王”和“黄”、“吴”说成“胡”、“兵”和“宾”发音相同等。如果在幼儿阶段不能纠正这些错误的发音,到了成年以后就会形成典型的吴方言。方音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而且年龄越大,越难纠正。年龄小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训练之后,其方言一般都能得到矫正。
由此可见,在幼儿期加强语音的正确训练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影响,通过正确的语音给幼儿提供模仿的榜样,这样幼儿就能够像教师那样正确发音,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语言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教育活动的学习、一日生活中的语言常规训练、专门的矫正训练等。
相关推荐:
下一篇:语文教育毕业论文: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