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表现

2017-06-27 00:11:00

一、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作为青少年一部分的中职生,虽未进入社会,但由于比其他青少年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往往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种种不适,由此形成了逆反的心理。中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主观因素。中职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首先,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其次,青少年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

但是,作为青少年的中职生在心理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二)客观因素。中职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家庭方面。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中职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无形地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中职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家长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2)学校方面。学校对中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存在着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应付差事的想法,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中职生对教育、教学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学校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中职生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如果中职生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中职生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个体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在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中职生心理上被潜移默化,再加上中职生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于大众,而忽视了对中职生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他们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叛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中职生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相关推荐:

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新形势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大学生孤独郁闷的心理原因及人际关系 

挫折心理及意志力的培养论文 

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