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主要是源于儒家、释家和道家三大家的薰陶。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人本心理治疗在中国文化中的适用性。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讲求“恭、宽、信、敏、惠”,修齐“入世”而行仁政。道家,启迪人们认识天、地、自然和宇宙,倡导顺其自然,“出世”以返本归真。释家,在西汉末年,自印度传到中原,也就是印度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它有“戒、定、慧”三大特点。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说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在禅宗(中国佛教史上最大的一个宗派)来看,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本性自然显现。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细思之,色、音、味这些各种刺激人们感官的东西,常常能困蔽、麻痹人们心灵的天性,使之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过于追求物质的享乐,那是不符合天道的。只有摆脱贪婪妄欲,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内心淡然清静,才能回归人的真诚淳朴的本性。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着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所传承,并与儒家和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其中,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