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概述桂剧发展的改革策略

2017-06-23 22:08:00

概述桂剧发展的改革策略

以下为精品学习网为您编辑的桂剧发展的改革策略,敬请关注!!

一、以地方特色为内涵

桂剧是中国十大传统剧种之一,2006年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之一,从桂剧内容中处处可见广西的人文风貌以及背景,可以说是研究广西发展史的宝贵资料。由于桂剧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宗教文化的影响,它也较为深刻的折射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首先它的唱腔别具地方特色,用桂林方言演唱,唱腔细腻婉转,吸取了诸多剧种的声腔比如祁剧、京剧、昆曲等,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弹腔”又可分为“南北两路”即二黄、西皮。器乐伴奏也有一些固定的曲牌版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器;武场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板(扎板、摇子)、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显然,桂剧唱腔和伴奏中的这些程式不仅使其具有了强烈的舞台节奏与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又赋予了桂剧与其他剧种不一样的形式美。其次是它的舞台表现技巧在继承了程式化特点的同时,讲究生动传神的演绎。完美的体现了我国古典美学写意性的特点,虚实相生,以形写神。一方面通过运用人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势来传递情感,极富有生活气息。另一方面它通过唱、念、做、打这样综合的艺术手段虚实结合来塑造角色传递情感。表演过程中,动作姿态都极具韵律性和节奏美。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演出氛围中,获得丰富隽永的审美享受。第三、桂剧剧目相当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从目前所遗留的资料来看,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可以追溯到1896年唐景崧为“桂剧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再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欧阳予倩为桂剧创作、改编和加工整理一大批新剧目《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桂剧由此进入了中国十大戏剧剧种行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也为桂剧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了大量的工作;1976年以后,桂剧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不仅制作出一批反响很好的古装戏如《十五贯》、《西厢记》、《小刀会》还创作了一批历史剧目《太平军》、《永安城》、《闯王司法》还有现代剧目《儿女亲事》、《一朵鲜花》等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桂剧的剧目已经包罗万象并且自身不断完善和创新,涵盖面之广之深受欢迎程度已无法估计。而桂剧在这样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不仅仅是因为桂剧的知名度高,更不是因为它自身有多么华丽的舞台与炫目的灯光,而是因为它所保留的中国美学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皆符合了中国老百姓的心理特征。即强调美与善的统一结合,宣扬善必能战胜邪恶,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宗教理念。再加上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崇尚圆满的世俗心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经世致用的生活生产劳动的蓝图。这些别具特色的美学依据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谱写了这样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展现形式。超越的不仅仅是地方戏在于形式上的美轮美奂,更是在思想内核上带给观众对于广西当地风土民情上的审美观念。这些特色为桂剧成为地方文化品牌,提供了内涵方面的支撑。

相关推荐:

戏剧论文:剧院的现代转换 

用创新思维奏响京剧艺术的时代乐章论文 

浅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 

试论特定环境下戏剧的开场方式 

戏剧论文:对当代中国豫剧的两个冷思考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