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交流中看米德的符号互动论,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了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对于我们研究互联网新形式下的符号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二十世纪最后十年所出现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人们从中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新感受,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沟通方式的巨大变革,信息资源的爆炸,地球村的时代真正来临了。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了各种各样的“网络”,人际交往的网络、知识的网络、生活的网络、社会的网络等等各种无处不在的网,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这些网络的纽带和载体。
计算机网络沟通(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包括电子邮件、电视会议、电子公告栏、万维网等系统,早期将计算机或网络的传播视为人基于组织内沟通的辅助工具,一般是比较其传播行为的特性、差异及效果。CMC 曾被定义为个人或团体通过一台或一台以上的计算机,被当作由信息传播网络进行语言交换为内容的传播媒体。但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相互连接,因而构筑起网络,并基于传统的语言而发展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
一、互联网语言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已使网络成为一种多媒体,就其特色而言,具备了易操作、容量大、互动性高等特质,可以让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空间、时间下进行信息的传递,渐渐发展成生活的沟通方式,并形成一个互动的场所。网络语言简单、形象、传播迅速,在互联网这个高速且快捷的互动场所里,为人们的网络语言交流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活力。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可以看出,语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互动形式,人们通过语言传递思想、情感及欲望,语言不但是人类自主的,而且是有意识的行为,也是与文化有关的社会行为。语言使用的同时,也是一个动态且具弹性的过程,人们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改变其语言的行为,因此,语言不仅是建立在情景之上的,同时也是一种情景的反应,也就是人们会依据所处的社会情景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语言编码工作,因而从语言呈现的形态,可以看出所处社会情景的图像。所以,语言与社会情境两者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米德认为,人在从他人那里感知自己的过程中,语言是重要的符号,语言使人获得自觉,并使人获得“镜中我”。因此,互动过程所依赖的是对符号意义的共享。由此拓展开来。人类社会的交往,在本质上就是运用符号体系的活动。
米德证明说,语言这种最普遍的符号体系并非产生于行动,而是先于行动:“语言并不是简单地将早已存在的情景或对象符号化,它使情景和对象的存在或表现成为可能,是因为语言是情景或对象赖以被创造的机制的组成部分……对象依赖于意义,或是由那些意义构成的”。
而快速发展的网络语言为传统的语言符号添加了新的内容。在网络的语言世界里,人们逐渐开始使用新的、非常富有网络特点的语言符号进行沟通和交流。现在这些网络语言已经不仅仅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大量使用,也开始深入我们日常的对话当中。“恐龙”这个词在互联网中是网友对于外貌不出众的女孩的称呼,相对应的男孩就叫“青蛙”,这一称呼现在已经广泛的使用在了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而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二、互联网沟通符号的新鲜使用。
相关推荐:
下一篇:网络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