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上承《电路基础》、《电子线路基础》和《信号与系统》,下接《通信原理》,是通信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和基本分析方法,也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配以课程实验,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加深理解,真正学会知识,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而实际上,同学以及考试成绩均反映出《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为本科四年中通过率最低课程之一。因此,高校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组对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作了一些改革。
一、现状分析
通过学生的反馈、出勤率以及考试卷面分析发现,《通信电子线路》存在课时紧张、课程内容广、内容理解困难等问题,学生往往采用考前一二周突击复习的方法,根本不能将课程全部内容全部掌握,导致顾头不顾尾,考试成绩一般。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有一个成功的公式很好地表明了成功与热情的关系:成功=热情×努力^2。可见,对一门课程学习效果好坏和热情成正比,即使有千万分的努力,如果没有热情,也不会取得成功。而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一方面要以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热情,后者甚至比前者还要重要许多。正因为如此,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组从提高学生热情和提升课堂接受程度入手,对课堂教学做了两方面改革。
二、提高学生的热情
任何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成就感,或者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如果所学的知识不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不会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会让学生有严重的挫败感。基于这样的现状,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西方许多国家被提出。其实,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人们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学习法则: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自然最易接受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1.不断提出问题,建立章节构架
对于通信电子线路来说,通常是大班授课,人数在上百人。而国外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往往人数较少,教师的作用为一个“认知教练”,随着学生对问题讨论的深入而逐渐弱化淡出。但对于大班授课的教师来说,这个“认知教练”要一直陪同学员,成为一个“问题教练”。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而这些问题要环环相扣,构成本堂课的主体脉络。要不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云。
对于通信电子线路的各个章节来说,其主线就是描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设备某一部分电路的功能,而对电路功能的定量描述就是指标。也就是说,各章节就是为了计算某一功能电路的指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可以让学生明确系统的追求目标,以及各电路功能的接口如何,为培养具体功能电路设计或是整体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关推荐:
下一篇:3G通信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