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关于客观思想的理论如下文
黑格尔认为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而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统一。因此,黑格尔哲学包含一个巨大矛盾:在唯心主义形式中表达了唯物主义的内容。对此恩格斯曾指出:“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事物本质的、真实的叙述。”[1]那么,唯物主义的内容何以可能通过唯心主义的形式而获得表现的呢?这就需要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特别是到黑格尔关于客观思想的理论中去寻找答案。
1.黑格尔关于客观思想的基本阐释
黑格尔认为“客观思想”一词具有三个意义,不同哲学系统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意义上理解的客观性认为物质是外在于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物质的客观性。黑格尔认为,从经验主义的观点看来,人们感知的“永远是一种特定的具体的事物”,“但物质本身已经是一个抽象的东西,物质之为物质是无法知觉的。”[2]对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物质的客观性,黑格尔是坚决反对的。物质本身并不存在,所以物质的客观性是一种虚妄之言。另外,黑格尔认为承认物质的客观性是与人的自由相矛盾的。黑格尔说:“自由的真义在于没有绝对的外物与我对立,而依赖一种‘内容’,这内容就是我自己。”[3]在这里,黑格尔把承认外物的客观性与人的自由对立起来,把人的自由理解为不受客观外物制约的自由,这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偏见。
第二种意义上理解的客观性是康德所谓的客观性,即指范畴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黑格尔反对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客观性,主张思想的客观性。但是,黑格尔和康德又有着不同的理解。黑格尔认为,“康德把符合思维规律的东西(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东西)叫做客观的,在这个意义下,他完全是对的。”[4]黑格尔力图把有条件的、相对的范畴和无条件的、绝对的理念统一起来,设法通过拒绝自在之物的观念而克服康德的经验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的二元论。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只是阐述理性连续不断地获得明确的自我意识进而达到概念形成的那种无限发展过程,理性就是绝对理念的进程。黑格尔称康德哲学为主观唯心论,康德的自在之物为“理性之物”,认为范畴只是属于主体而不是对象的规定,与物自体间却有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隔开着,而没有达到物自体的彼岸。
相关推荐:
下一篇:谈谈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