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对高等教育的启示如下文
我国教育思想萌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他打破教育垄断,开创私学先驱,不仅培养出弟子三千,更重要的是创立了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对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性”是指先天性因素,“习”是指后天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天赋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以天赋平等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无分贵族与平民、国界与华夷,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便“未尝无诲”。
这一论述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具有民主思想和公平意识。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孔子推行“有教无类”的有力实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有教无类”的内涵就是提倡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反对教育歧视、教育不公平。高校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让一个困难生失学、辍学,杜绝教育乱收费,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其举措是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对本是人格平等的学生施以同样的爱心,对个性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其举措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个性。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是中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实践的第一人。“因材施教”一词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方式的概括,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格、兴趣的不同、以及培养方向等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比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才能确定培养目标;孔子对子路、冉有两个学生“闻斯行诸”一问作出绝然相反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确定教学方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其本质是强调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培养。
高校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要象孔子一样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察方式,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和个别差异(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明白高校学生中存在差异的除家庭经济方面外,还有智力、非智力等因素;最后,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争取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手段,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差异认识的基础之上,意思是“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就是说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辟”。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时非常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 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认为教学的意义不重在“授之以鱼”而重在“授之以渔”,因此在进行启发教学时他往往采用“叩两端”(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效果显着,正如他的学生颜渊对他这样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当今的教学颇具启发性。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在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一切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服务的前提下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心地位,“授之以鱼”与“授之以与渔”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讲,学生听”与“学生做,教师评”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关系。
教师要想使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认识、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其次,引导学生相互研讨,积极向教师质疑、请教,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同化刚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对其吸收、改造、加工,以达到新、旧知识的优化组合。
四、学以致用的教学效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