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在医务员职道中的实用性如下文
1道德教育的方式过于形式化
为响应国家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要求,医学类学校就增加品德教育的课时,医院就组织开展体现社会主任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等系列活动。医德教育贯穿医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德教育的形式化使得医务人员内心排斥道德教育,这种排斥使得人们在生活中难以践行道德知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难以提高。
2让生活教育贯穿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人在社会中生活,生活是检验道德原则是否可行的唯一途径。“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必须让生活教育贯穿于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
2.1医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3]。只有受教育者发生了预期的变化,我们的道德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必须得到受教者的认同,受教者才能自觉追求,自觉践行医师的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这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知技精,非医德之大全;然必精于技,而后可以言医德。不然,妄医伤人,罪戾已大,尚何德之可言?”[4]。人无智愚贵贱,谁能越出道德范围,而不伤人害己者乎?惟其事弥大,其责弥重,斯其德亦弥要[5]。笔者认为,医护人员的首要医德必须是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医疗技术,救死扶伤。救死扶伤必然要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必然要求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救治患者,从患者的健康中获得持续进步的动力和幸福,感受生活的真谛,医疗职业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并践行,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2.2医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