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政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战略
下面是精品学习网小编收集的思政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战略,欢迎阅读!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激励、凝聚、调整和育人等功能的充分发挥是高校健康发展和稳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但需要明确的是,当前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其实效并未能真正凸现出来,这需要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区分不同群体,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得到认同。
一、结合不同校园群体实施教育,提升群体认同度
(一)区分校园群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内心
正确区分高校中的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是有效发挥其功能,维护校园和谐的前提和关键。高校中按照不同职责和利益关系,大致划分为三类主要群体:学生群体、教职员工群体、领导干部群体。由于在高校和谐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所处地位不同,所以,对他们实施教育并使教育效果显着,必须因人施教,区分对待,让思政教育得到认同。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实际,深入群体内心,了解其心理特质、情感需求和切身利益。
首先,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胡锦涛同志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1]。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为特殊的阶段,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飞跃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且富有特点。首先,他们可塑性很强。青年学生思维活跃,行动敏捷,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渴望分享成长的快乐,对周围未知的一切充满新奇和兴趣,希望了解世界、感知未来;其次,他们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性。大学生富有主动创造的热情和能力,他们情感丰富强烈,不满足现有的状态,不愿一味地被施与、被束缚、被教育,有着强烈自我选择的意志,但往往他们的自律能力较弱,看问题时常带有片面和主观性。这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准确地施加影响。同时,学生群体还彰显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其次,教职工的发展同样不容忽视。教职员工大都处于成年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趋于稳定,且社会角色基本定型。一方面他们从青年时代至今,已经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并将其内化在自身的成长中,形成了稳定而成熟的人格,另一方面,他们在高校中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角色,确切地说,他们肩负双重义务,既要调整自己又要教育他人,所以他们的人格素质和行为方式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更为关键。对于这类群体,单纯实施思想教育显然力度不够,说服教育不一定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因此思想教育既要完成“晓之以理”的基本任务,更要强化“动之以情”的实际效果。
最后,重视领导干部群体。从发展的阶段来说,他们大都同教职工一样处于成年阶段,同样面临生活实际问题,但有所区别的是,他们在高校中处在优势地位和权力上层,所以他们又具有特殊的心理特质和情感需求。从高校的和谐发展来说,他们是学校发展的领军人物,其决策力、领导力决定学校发展的前景和人心向背,这些人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和心理状态尤为重要。但现实中,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群体的思想教育是极具难度的,需要其自身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
相关推荐:
下一篇:试论政治教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