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朋友们,关于“对粗心的几点思考”是由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数学是一门既简单却又复杂的学科。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轻而易举拿下满分;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却很少,甚至很难拿满分,经常出现丢分的现象。经分析,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根本不知怎么做;2、知道大体思路,但解答不全或不全对;3、能列出式子,可计算过不了关。对第一种学生由于基础的掌握程度、智力因素等原因,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注重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第二、三种学生大多不以为然,言下之意,解题本事有的,只不过粗心大意而已,往后只要细心一点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想细不能细,不想粗总是粗,很令师生苦恼。
粗心具有偶然性,但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其背后就有一定的必然因素。
一、认知结构不稳定。
例:75 与 6的积是( )位数。
有较多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得到“百”的结果,而正确答案应为“三”。这个知识点的是在一年级教学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学生出现错误呢?经调查,发现学生在解答此题时,把最高位是“百”位当成了位数,以为最高位是什么位就是几位数。这显示出学生在对这一知识的掌握上有点模糊不清,数位和位数混为一谈,并未牢固地"焊接"在 认知结构上,在实际知识过程缺乏整体的认知。
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知识的温过,数学知识的复习与重建,及时指出新知识和旧体系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旧知识在新体系中的变化,并安排适当的练习,并按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先密后蔬地反复刺激这些焊接点。
二、思维缺乏逻辑性,推理出现漏洞。
例:(1)安装一辆要4个轮子,38个轮子最多能装几辆车?
(2)一只小船可乘4个人,38个人最少需要几只船?
这两题是有余数除法中常见的问题,有的同学解答出两题答案是一样的,都是9。实际上第一题是9,第二题是10。这两题都是来源于生活,这种生活经验学生基本具有,可是失分也较严重,看似学生粗心所致,而从深层次分析,实际上是缺乏逻辑思维。
对此类错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类似情况,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积累经验,并尽可能给学生以同类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生活中的数学的理解与应用。
相关推荐:
下一篇:数学的创新能改变人们的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