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简析神经医学中的病种及其区别

2017-06-27 14:34:00

欢迎来到精品学习网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简析神经医学中的病种及其区别,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关键词:神经医学 病种 临床症状

1 病种简介———一种需要高度关注的“时代病”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却常被误诊误治的心身疾病。代写毕业论文本文结合作者临床经验,介绍近期在“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集训中由德国专家SusanneAltmeyer博士提供的有关文献资料,并通过Askan Hen-drischke教授主持进行的一次系统家庭治疗现场演示片段,展示德语国家心身医学的临床特色。第二个案例介绍催眠治疗对于神经性厌食的价值。Altmeyer指出,在西方国家15~25岁女性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1%~0.5%,亚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在女性中可高达5%,女性与男性患病率之比约为10~50∶1。主要症状包括:①体重下降幅度达到正常体重的15%以上(体重与体表面积之比<17.5);②故意节食,伴随体重减轻;③对身体形象的知觉发生改变;④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并发症广泛,可出现闭经、多毛、神经炎、肌病、严重心律失常、胃炎、食管炎、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有的并发症可直接导致死亡;有的并发症对健康有持久影响,例如5年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达21%;生殖系统发育受累可致不育。常见的心理症状有:①害怕长体重;②过度进行体力活动(强迫性活动);③总是在考虑食物的问题;④对身体形象的知觉发生改变;⑤否认有病;⑥追求学业或工作的成功;⑦内向。该病预后不理想。只有50%的患者全部治愈或接近痊愈,其余患者长期有或轻或重的症状。一项25年的随访研究显示,每年死亡率为0.5%。Zipfel等人2000年在《Lancet》杂志报道一组84例患者,发现自首次发作至第21年随访期为止,已经有15%的患者死亡。

2 致命的求医行为与帮助行为在西方国家,普通大众对该病的心理病理机制有较高的知晓率,患病以后的病态表现会被较快识别,随后的求医行为很少有盲目性,家属会尽快与主要负责此病的精神科、心身医学科或心理治疗诊所联系,而内科、妇产科等专业的医生很少参与诊治,除非有需要会诊的情况。在我国,许多病人起病后由于存在“否认”的心理病理症状而不愿看病,周围的相关人员缺乏认识而不会催促其就医,临床上看到的患者常常是因为严重的躯体问题而就诊,很自然被收住在相应的科室。接下来的诊疗流程往往毫无例外是强力的躯体性诊断治疗措施,形成以家属、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的徒劳无功的“拔河式拉锯战”,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却延误时机,造成恶病质、终身病残甚至死亡的结局。作为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神经性厌食的病因由生物、心理、社会三大部分构成。心理性因素往往是首发的动因,社会文化环境形成发病条件,启动躯体内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然后演化成一套恶性循环的临床表现。其中,患者的个性特征、家庭心理动力学、生活应激、社会风尚是诊断治疗中最需要注意和处理的重点。因此,临床上需要根据心身医学原则设计和实施多维诊断与治疗措施,包括:①躯体治疗:维持合适的体重以及营养状态,对症治疗;②心理治疗:与患者制定治疗契约,核心目标是“让患者自己把食物吃下去”,否则一切躯体治疗都是无用的;③社会治疗:一定要把家庭人际系统拉进治疗里来。

3 心身医学的诊断模式非精神科专业人员应该对患者做必要但不是过度的躯体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厌食、营养不良、月经紊乱等躯体疾病。但是,如何操作这个”排外诊断”的过程,恰好最能够体现新医学模式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区别。按照心身医学的原则,对心理问题的关注与处理一定要与躯体问题同时、同等实施。不能够使用我们习惯了的“非此即彼”逻辑,以为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不可以同时存在,要等到排除了躯体疾病以后再采取心理性的诊疗措施。在神经性厌食患者身上不可能没有躯体问题,而且恰恰相反,患者常常是因严重的其他问题来诊,不过心理问题其实可能已经发生在前,至少是同时合并存在。我们习惯了的临床思维是依据二元对立逻辑来展开的,是”直线式因果思维”,也就是说,对一种现象中的两个因素进行人为的因果秩序排列,发生在先的被认定为因,发生在后的被认定为果。这样一种因果观念在面对复杂的心身关系问题时会显得武断、不全面。神经性厌食这样的疾病是多种因素同时、持续、多向性地进行交互作用的结果,到了临床阶段早已分不清什么是前因,什么是后果。重要的是用系统、整体的观念,用“循环因果思维”论文代写,观察、处理同时发生着的多种关系。只有如此,我们的临床观察与推理才会比较接近现实情况,而不是让复杂的临床现象来适应我们简单化的思维定势。具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请参考有关的教科书、工具书及国内外的诊断手册。

4 案例1:系统家庭治疗开启探究心理病因的大门下面的案例仅为系统家庭治疗的首次访谈,略去躯体治疗部分,重点介绍如何将心理社会诊断、干预的焦点放在患者和家庭处理内心冲突和人际冲突方面。Hendrischke教授首先带领中德双方教员和学员听取主管医师介绍病史。患者女性,25岁,未婚,大学毕业,现在公司做“白领工作”。7年来因刻意节食,且常在进食后感到严重的胸部火烧样不适、恶心、呕吐,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已经确诊为“神经性厌食”。仍然坚持工作,但须每周到医院注射营养制剂。在介绍患者病史的同时,治疗师在黑板上绘出家谱图。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患者家庭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与变化与症状的出现存在着明显的联系:患者上初二时,偶然发现父母亲婚姻出现裂痕、已经写了离婚文件后,逐渐出现情绪、摄食行为方面的症状,但很少表露,而是竭力主动压抑、掩饰。

大学毕业后,为避开父母构成的冲突局面,毅然到外省谋职,忘情地工作,与人缺乏亲密交往,但与父母双方均存在非常密切的接触———几乎每天与母亲通电话,而父亲则以补偿过去负责不够,而要照顾女儿为由搬来与患者同住。最令患者痛苦的是,已经有新伴侣的母亲为父亲介绍了一位“阿姨”,实际上成为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女朋友。对于病史如此长的一个案例,综合治疗的任务很艰巨。仅仅为了初步澄清,并且让患者及其亲属开始思考家庭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对于疾病的影响,“中德班”的教员使用了“反映小组”技术:由Hendrischke作为诊疗室内的访谈者,另外3位专家在外围倾听、观察,安排两次反馈时间让他们当着患者、患者的父亲及其女友,以及访谈治疗师的面,讨论观感及建议,也就是对十分敏感、治疗师不宜直接探讨的“禁忌”话题进行讨论。一次这样的访谈可以产生大量信息。一些在访谈前提出的假设被验证了,比如患者对父母亲的忠诚、孝顺的冲突与分裂,对性问题的超价观念,与性相关的文化禁忌,对待工作及社交的态度等等,均与症状有关。这些因素远远超出了平时大家常识中认为“神经性厌食不过就是追求苗条的结果”的片面观念。很多文献显示,神经性厌食患者存在着比这种看法复杂得多的心理问题,比如:使用病态行为表达压抑的内心冲突,或实际上用这些行为来进行代价很高的调和、适应工作;拒绝进入成年人的角色;对无处不在、充满爱心,因而用其他方法无法反抗的权威提。

小编为您准备的简析神经医学中的病种及其区别,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推荐:

热门论文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