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对特定事项、特殊资金和物质审计采取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
温家宝总理在前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就跟进到哪里”。刘家义审计长也强调指出,“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不仅仅是核实损失,更重要的是减少损失”。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跟踪审计,以资金为主线,以项目为基点,对权力运行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将问责和问效有机统一,促进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政策的可行性和连续性,发挥审计在宏观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建设性作用,是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
一、 跟踪审计的含义、特点
(一)跟踪审计的含义。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对特定事项、特殊资金和物质审计采取提前介入、全过程跟踪,以预防性和建设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模式。跟踪审计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二)跟踪审计的特征。
一是跟踪审计的全过程具有复杂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必须合理确定审计的项目和重点,创新审计组织模式和审计方法,严格控制审计风险。
二是跟踪审计的时间具有持续性。审计机关克服传统审计滞后性的局限,将关口前移,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持续对某个专项资金或某项政策进行动态审计,是跟踪审计持续性的具体表现。通过对相同或相类似审计项目的多次审计,在促使被审计单位持续整改的基础上,审计目标层层递进,促进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使跟踪审计的作用大大提升。
三是跟踪审计的目的具有预防性和建设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紧紧围绕审计目标,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
四是跟踪审计的模式具有全新性。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加强对跟踪审计内在规模地把握,对跟踪审计的、做法和教训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五是跟踪审计在响应时间上具有时效性。时效性是跟踪审计的第一要素。对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只有在第一时间跟进,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立即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跟踪审计才有意义。
六是跟踪审计在内容上具有针对性。针对性是以专业的眼光,有选择地关注,突出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跟踪审计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注意针对经济形势变化的趋势、针对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矛盾漏洞较大的问题、可能发生的风险确立跟踪审计项目,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
二、跟踪审计的发展趋势
一是跟踪审计工作法律保障制度化。目前由于政府项目跟踪审计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基本是空白,也很不完善,审计工作只能依据政府的指令和要求去做,审计结论和意见的执行缺乏强制性。
二是跟踪审计工作操作程序规范化。目前虽然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思路,但还未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还未建立一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制度。跟踪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都缺乏统一规范,导致跟踪审计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确保审计质量。
三是跟踪审计工作项目安排常态化。把握跟踪审计主动权,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挥防护性和建设性作用对跟踪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此为出发点来统筹安排审计工作,将跟踪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和审计结合起来,整合审计资源,使跟踪审计常态化。
三、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行审计业绩考核办法与跟踪审计的特点不相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跟踪审计的预防性和建设性,使审计发挥的功能从“显性”变成了“隐性”。而目前审计系统内部仍然以审计要情要目数量和查处违法违规金额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对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在业绩考核上还缺少制度性安排,跟踪审计的成果不好量化,难免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审计工作的开展。
相关推荐:
下一篇:关于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国家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