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的价值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企业体系和企业行为存在的理想状态的稳定信念,是整个企业的灵魂。然而,在企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的偏向和意识观念落后所带来的损害,往往不可避免。论文格式当然,这种损害并不是主观上蓄意要阻挡企业发展,而是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发展的客观规律,超出现实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承受的压力盲目地提倡企业发展,最后导致了“激进后遗症”,反而阻碍了正常的企业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脱离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然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
1.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
2.缺乏对“品牌资本”的认识。中小企业缺乏对“品牌资本”的认识,没有把品牌作为企业的运作中心,没有建立起客户对品牌强烈的忠诚度和崇敬感,没有利用各种方式为品牌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要注意培育和形成良好的企业整体价值和品牌文化,注重塑造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职工队伍形象,达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企业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目的,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文化缺乏创新元素
1.观念创新不足。观念创新即观念的创造革新,就是要改变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错误的、背时的或不利于实践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换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或形成一个新的观点,从而采取新的态度和方法去行为的过程。
然而,中小企业的观念创新是不足的,这是由于传统文化和管理体制的影响,从中小企业的现状看,情况似乎并不乐观,观念陈旧、制度僵化、管理落后、技术进步停滞等等,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客观要求相比,十分令人担忧。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尤其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创新。虽然有相当多的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创新精神,呈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但也不容忽视,仍然有不少企业及领导者,依旧陶醉于“昨日黄花”之中,惧怕革新和变革,企业经营每况愈下,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2.管理创新滞后。所谓管理创新,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或过程。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中高层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面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压力,缺乏明显的危机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企业一般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对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知之甚少。这无疑制约了人们观念的转变,束缚了企业的观念创新,使得企业难以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造成企业无法真正实现管理创新。
三、创新中小企业文化模式的途径
(一)中小企业静态文化模式的创新
1.创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是自上而下的过程。中小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他在其企业中的地位及对企业的影响更强于国有企业。因而,他们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品质、个性等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中所说:“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优秀公司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文化特质,这使得它们与其他公司大不相同……但通过调查,我们确实发现几乎每一个优秀公司都有一两个很强的领导人,他们似乎对于公司经营成功贡献颇多,起到头等重要作用。”甚至有人说,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在:
(1)他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没有企业家发自内心的冲动、愿望,没有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不会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动。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明显区别。红桃K总裁谢圣明曾讲: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往往由企业内部的政工部门主管,而中小企业是由老板亲自抓。前者往往是上级强调得多,以布置任务为主,企业在落实过程中容易形成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作风。而中小企业是由于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企业文化建设必然成为企业经营过程的内在需要,其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
(2)中小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者。中小企业家往往依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并根据企业发展的状况、环境的变动等提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一个中小企业,不管它的文化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无不和老板本人的品格有关。原因就在于,所有的文化理念几乎都源于老板。
(3)中小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推行者。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讲:企业领导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使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
2.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
如何使老板的追求变成企业员工的追求,使老板提出的价值观成为企业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使老板恪守的行为准则成为员工自觉接受的行为准则,要遵守心理学规律。在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心理机制。
(1)运用心理定势。运用心理定势机制,对于企业新员工尤为重要。新职工刚刚进厂,头脑尚属一片“空白”,如果能够及时地对他们进行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经营哲学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使之入脑入心,就会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形成与企业文化相协调的心理定势,并对其今后的行为发挥指导和制约作用。我国许多的中小企业,在对新职工的最初培训中,并不是业务为先,而是由老板、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进行企业文化、企业优良传统的教育,即是运用了心理定势机制。
(2)利用从众心理。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从众,也是个体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人们常讲“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这也说明许多人愿意追随集体,甘心放弃独立。这种从众心理的优劣暂且不论,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能够善用之,确实能起到使某些员工改变初衷,进而追随企业主流文化的效果。
(3)培养认同心理。认同,是指个体将自己和另一个对象引为同类,从而产生彼此等同、密不可分的感觉。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老板首先要取得员工的认同,让员工觉得信得过、靠得住,一旦对老板产生了认同感,员工就会自然接受老板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老板所期望的企业文化。培养认同心理,要求老板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以身作则、善待员工。四是加强心理强化,强化是指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使其重复出现或被制止。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形式。正强化是指运用物质和精神奖励来保持和增进对实现组织目标有利的行为及其出现的频率;负强化是指在不良行为或消极行为出现后,给与行为当事人某些他不喜欢的东西,或取消他喜欢的东西,从而使之降低甚至消除消极行为发生。将心理强化机制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及时表扬奖励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批评或惩罚与企业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如陕西伟志集团在企业中开展评选最佳孝子活动,对孝子予以奖励,甚至对其家人也予以奖励。这种活动有力地强化了集团“爱国、爱家、爱他人”的文化。
(二)创新中小企业文化的动态模式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还有赖于建立完善的实施措施,采取合理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这些措施包括:
1.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其基本职能是研究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负责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了解社会、企业员工对本企业文化的看法、态度,向老板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改革意见等。
2.创建宣传企业文化的媒介,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和窗口。企业文化媒介以弘扬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为宗旨,应展现企业创业历程,宣传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精髓。在我国,较大规模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内部报刊,如红桃K的《儒商报》,新亚集团的《新亚纵横》,思达集团的《思达导刊》,华为公司的《华为人报》等。这些报刊不仅在内部交流,而且大部分采取赠送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发行,实际上已成为半公开的大众传播媒介,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善于用生动形象的形式传播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内容是抽象的,抽象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如故事、笑话、漫画、图形、礼仪等都可以生动地表述企业文化。海尔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张瑞敏讲:叹圣经》之所以在西方受到欢迎,就是在里面穿插着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推广某个概念,配合讲故事的形式是一种很可取的方法。“如海尔人都知道砸冰箱的故事,大地瓜洗衣机故事等。这些故事就是在传播企业的质量理念、创新理念。在美国有”化妆帝国皇后“美誉的玫琳·凯为了推行其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文化,经常向员工讲述的故事是:有一次,一个人对爱迪生说,他在发明蓄电池时,一共失败了25000次。但是这位卓越的发明家如此回答:不,我并没有失败,我发现了24999种蓄电池不能用的原因。用生动的形式传达抽象的文化理念,更容易为职工所接受。
4.打造企业英雄。在企业的创业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些人身上,也总是能体现企业的精神。树立企业英雄,可以激发员工的模仿心理,在行为和思想上向英雄看齐,从而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海尔曾树立了”秀凤冲头“、”云燕镜子“、”申强铜钩“、”晓玲扳手“等一系列企业英雄模范,将海尔‘旧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经营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完善内部沟通网络。企业文化的形成有赖于沟通的畅通。企业文化既可以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培育,如企业庆典、员工培训等,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传播。如个人聚会、礼节性走访等。由于中小企业往往具有家族制的亲缘关系或共同创业后的非正式团体存在,这些人际关系纽带对于健康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十分重要。同时,相对于等级森严、机构严谨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内部沟通渠道比较灵活、简练,并且富有人情味,这既有利于企业文化的迅速传播和培育,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维持和巩固。当然,应尽量避免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消极影响。企业内部沟通渠道网络是实现企业价值观的非常有效的工具,用各种细致的方式沟通企业内部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心理,可以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激发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因而,企业应充分利用老板给员工写信、朝会、例会、培训、表彰大会、、建议、反映意见等多种形式,形成畅通的沟通网络系统。
6.通过厂名、商标、品牌体现企业文化
商标、品牌属于企业文化的表层,这种表层文化能够也应该反映企业的深层文化。在信息时代,消费者并非一定去直接接触产品,通过品牌、商标可以推知企业精神,企业也可以通过商标、厂名直接、形象地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如深圳华为公司的“华为”名称,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奋发有为的中国人”,正好与该公司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生活和爱事业”的企业精神相契合。
结论
本文在总结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理论上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文化养成-文化的静态运作模式;企业文化积累—文化的动态运作模式。从企业文化管理角度,前者是指对文化创建、文化培育、文化养成的管理,后者是指对各类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扩散的管理;前者是对企业文化资产形成和确立过程的管理,后者是对企业文化资产积累和增值的管理。从企业文化建设角度来说,前者是基础性的工作,后者是扩展性的工作。总结企业文化管理运作的规律性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企业文化管理运作模式的发展,有利于为当代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推进提供更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参考依据。
这篇关于企业文化模式探析的文章,希望给正在阅读本文的你带来帮助!
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论文格式大全
浅谈如何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
相关推荐:
下一篇:浅谈如何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