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阐述企业道德风险含义、产生根源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应把激励与监督机制相结合、法律与信誉机制相结合来防范企业道德风险。
论文关键词:道德风险激励,信誉,防范
当“三鹿奶粉事件”的阴影还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时,最近又出现了类似的事件,深究其原因,源于信息不对称和企业利己性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 一、企业道德风险的含义、 (一)企业道德风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引发委托代理关系,道德风险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必然产物。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契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什么行动,委托人相应地应向代理人支付多少报酬。每当人们按他人要求行动且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营运情况时,代理人很有可能按自己的利益行事 (二)企业道德风险 易珉(2008)认为,企业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都给出了许多解释,但综合起来主要是来自主体利益的不一致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我们认为其主要根源是代理人的利己性和委托人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的同时存在。一方面,根据“经济人假说”,经济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 (三)企业道德风 1、道德风险的存在,助长了各种投机取巧行为,造成了诚信危机。一方面,为人们以权谋私、追求短期利益、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在物质利益与个人私欲的驱动下,一些经营者们利用制度、体制的漏洞大干违法乱纪、背信弃义、损人利 2、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分工和专业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社会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而市场范围是相互关联的一系列交换所覆盖的范围。影响交换范围扩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交易费用。在零交易费用条件下,交换的空间扩展是没有障碍的。如果充满道德风险,就会提高交 3、企业道德风险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经济利益损失。这个损失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企业欺诈行为、恶性逃避债务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直接利益损失。据统计,企业的偷逃税款行为使我国年度税收流失规模约在 1200~1500 亿元之间;企业拖欠货款、贷款数额每年不低于1.2万亿元;一个“毒奶粉”事件中的受害儿童就达29 万余人。另一方面,为遏制企业道德 二、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激励机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信誉,尽管代理人更喜欢低努力程度和高报酬水平,而委托人更喜欢代理人多努力工作,少支付报酬,但经过代理人和委托人双方的讨价还价,总能达成一个报酬的支付价格,使得若代理人期望得到更多的 但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所以代理人完全可能先承诺他的行动,而在实施时偏离这个行动。由于不对称信息具有价值,代理人不会在没有获得价值的情况下自愿地将属于自己的私有信息披露出来,这就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任关系变得非常有限。这种有限度的信任关系也使得委托人按代理人采取的行动来制定报酬支付契约失去了意义,或者说通过双方对所采取的行动和支付的条款进行讨价还价来达成 (二)监督 虽然代理人的行动对委托人来说是私有信息,但并不是说委托人就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代理人努力的信息了。现实中还存在一些与代理人采取行动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代理人所采取的行动和所付出的努力;这些信息通 虽然监督手段不是在每一种情形中都能给出完全的信息,但总能给出代理人努力的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有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因此,委托人在不能以准确和直接的方式观测到代理人行动的情况下,委托人可以根据产出与监督信号提供的信息,制定一套可实施的支付方案,然后提供给代理人 由上可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若把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纳人报酬契 三、企业道德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法律是防止企业道德风 1、法律制度有助于缩小企业机会主义空间。从行为主体来看,道德风险的存在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密切相关。现代行为学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处在某种极大的强制和威胁之下,或者不是出于某种根深蒂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人们天然地会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好的制度,一方面可以改变人们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改变财富与非财富价值之间的权衡, 2、法律有助于弥合诚信缺失。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契约是难以穷尽未来事项的,契约有漏洞、考虑不周、估计不足、有空子可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道德风险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且仅仅从契约的完备性出发是不可能找到规避企业道德风险的根本路径的。此时,非正式制度安排就成为必要。非正式制度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它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我国法律一直致力于商业道德在人们交易 (二)信誉机 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现在,法律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关注,但对信誉的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不够。事实上,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信誉能起作用。一个没有信誉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的。信誉就是资本,信信誉资本提升公司价值。但是,企业信誉资本的获取和维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信誉机制。张维迎教授(2002)将信誉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概括为四点:(1)博弈必须是重复的,或者说,交易关系必须有足够高的概率持续下去;(2)当事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一个只重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3)当事人的不诚实行为能被及时地观察到,这需要有高效率的信息 1、建立健全信息传输机制。信息是个人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通过这一机制让有欺骗行为的信息在市场中传播,使失信者不仅要为此次失信行为付出代价, 2、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政府监管越多,赋予政府权力越大,滋生的腐败越多,企业的未来预期也越不确定。只有政府的审批才能办,无疑会产生过多的寻租机会;而拿到政府审批的企业也就会获得垄断权力;企业一旦得到垄断租金,自然不会在乎企业信誉。普遍来看,垄断越强的行业信誉越差。规范的 3、加快建立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人们建立信誉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在许多情况下,严格的法律制裁可以使人们更讲信誉信誉,形成一种制度信任。这也是司法制度健全的国家人与人之间更信任的重要原因。根据世界各征信国家的经验,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失信惩罚机制能够消除绝大部分失信现象的出现,改善市场秩序,最终重建社会信任。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尤其应建立对失信者的惩罚机制。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行业的自律能力,才能使不讲信用的企业轻者蒙羞、重者难以生存杂志网。
政府行为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人们形成稳定的预期。赋予政府太大的责任并不是好事,在市场中应该让行为者承担责任,而不是让政府承担太多的责任。政府逐渐减少对企业的干预,政策的透明度将会更高,也将为我国信誉机制的建立创造更好的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
而且在今后也将失去更多的交易机会,代价是非常高的。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加强资信评估和建立资信的传播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传递系统;(4)当事人必须有足够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对交易对手的欺骗行为进行惩罚。在现实中,最不完备的条件可能是后两个,也就是信誉机制的信息基础和法律基础。当道德机制失灵时,由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合作”和“合谋”提供的“内幕”信息,即使“公开”也很难“公平、公正”。根据这样的信息,是难以及时观察到高管层的败德行为的。因此,我们建议:
誉资本构成社会学意义的“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信誉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一般认为,信誉资本蕴含着比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大而且更明显的价值。信誉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获取社会资源支持的能力,并对企业规模和效率具有提升作用。信誉是企业规模、绩效乃至市场发育程度的递增函数。
制
中重要作用的强化,将诚实信用、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规定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订立、履行合同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这种用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道德推广,其教化作用显然要强于社会舆论。另外,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以鲜明地昭示法律对合法经营的肯定及对作奸犯科的否定,从而给企业提供识别是非的判断标准,有益于引导企业自律,并通过法律自身的规范及协调、指引、教育、惩戒等社会功能,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和制度环境,促进企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养成,最终达到道德理想的实现,消除企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因。
进而使理想、职业精神等非财富价值在个人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引导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朝积极方向发展,诱导和迫使企业通过正当经营和诚实劳动来为自己增加利益;另一方面,对损人利己的行为的惩罚和对诚信行为的鼓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企业的机会主义倾向,并在客观上降低交易成本,使整体交易量增加,从而增进社会财富。
相关推荐:
下一篇:论促进企业的拐杖—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