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在哲学界的各类思考依然如日中天,因为那是关乎生命本质的课题。高新民教授形象地形容哲学虽然不能烤面包,但能给人以不朽,并认为哲学在人类的自我拯救和解放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该作用应由“心灵哲学”①来完成。本文将在西方心灵哲学发展语境下重新探讨“心灵”的词义概念,尝试与之对话,希望从其真实含义中为“心灵”寻找更贴近其本意之学科理论。
一、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简述
据高新民教授在《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所著,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传播,促进了以语言分析为基础和特征的心灵哲学迅速崛起并成为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的主流,故心灵哲学的方法是语言分析方法;与此同时,随着物理主义的发展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科学主义的心灵哲学亦随之勃然兴起。科学主义的心灵哲学在方法论上坚持的是多元主义,即强调心灵哲学的对象在科学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合理的科学探讨,主要表现形式有阿姆斯特朗等人的心脑等同论、福多“心灵是人脑内的计算机”之功能主义论、塞耶尔的信息实在论等。
但近来西方心灵哲学又出现一种明显对心灵哲学基础性观念的解构或颠覆的倾向,即针对民间心理学的分析和拆解,丹尼特和丘奇兰德为其中之佼佼者。丹尼特在心灵研究中之意向系统理论原属民间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简称“FP”)概念,用以表示人们解释、预言行为中作为基础和原则而发挥作用的知识或资源。西方哲学界对FP内容的阐释取丘奇兰德的观点:FP是人们关于心理现象的常识概念框架,其核心是命题态度,即关于心理命题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是信念、愿望和意图。但丘奇兰德是悲观的取消主义者,他认为关于心理现象的常识概念是完全虚假的理论,其基本原理和本体论最终会被神经科学取代,即主张人脑中真实存在的只有神经元及其活动、过程和连接模式;而丹尼特和戴维森等人却倡导“解释主义”以主张保留FP,并提出独具一格的“解释主义”观点:人本无心灵,本无意向状态,它们是我们解释性投射的产物,就好像我们为了描述地球而强加于地球的坐标系、经纬线一样。
诚然,唯物论在现代西方心灵哲学发展中是占主导地位的。无论是福多、丹尼特还是丘奇兰德,他们都是科学物理主义者,相关言论皆属于唯物主义的论述。故下文对“心灵”词义概念的重新探讨既由此语境展开,分别从唯物论和广义的哲学范畴进行分析,以期为“心灵”重新探路。
相关推荐:
下一篇:技术教学的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