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晋时期音乐美学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阮籍的《乐论》表现了他对音乐美学的一些思想。在阮籍看来,世界上有一种最美好的音乐就是“平和”的声音,这种声音能够让人平心静气、衰而不竭。与此同时,阮籍最反对的就是声音就是衰音音乐,他认为这种声音会导致人们情绪的较大波动,诱导人们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让人们的内心充满压抑和恐惧感,阻碍人们内心压抑心情的释放和发泄。音乐所指就是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充分地释放出来,释放的同时人们的情感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阮籍看来,音乐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越来越大的改变,不过不它如何改变,始终离不开最终它存在的主旨。《乐论》中有多处都反复提到“平和”,这被阮籍视为音乐之本,他提倡的主要思想是要遏制人们对音乐思想的强烈欲望,这从客观上来说实质上就是阻碍了人们自发的激情,同时这也侧漏除了阮籍对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的崇尚。面对这样的想想,我们可以从根本上出发来分析原因,就是由于当时年代恶略的政治环境所引起的,了另外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这是那个时期的文学者对世俗的不满情绪十分高涨。
同时期末的琴家、音乐学家嵇康的作品《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所描述的主要是琴曲方面的内容,他指出琴曲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表现出来,并且他还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些琴曲的历史价值和发展价值。嵇康对儒家的音乐思想从始至终都是持反对的态度。在他眼中,音乐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音响罢了,而“哀乐”则是当人们的感情被触动之后所产生的另一种情感,它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另外,他提出,音乐的本体是将音乐的形式和表现手段将美想结合。与此同时,他还认为音乐本身的变化是美还是不美,完全取决于音乐作品本身的质量,而与人们的感情毫无关联。不过,他还指出,有些音乐虽然好听,但是却不能够称其能够起到移风易俗的特殊功效。他的这种观点就显然与孔子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嵇康更多的是从音乐的本质问题出发,在他看来,音乐作为一种自然赋予的产物,它的存在并不是由人心而生。他认为,音乐是通过和谐的手段进行相互拼凑而成,只有通过这种和谐的手法进行统一才是最能感动人心的一种手法。音乐不仅能够对人的心灵进行净化,并且能够对人的感官进行深入的安慰,使人的心理得到更好的调整。不同的音乐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谐的音乐能够激发人们心中最最真实的情感。
嵇康的音乐领悟与阮籍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雅乐俗乐方面的不同。嵇康主要的思想方向是将心和物进行分开来对音乐进行理解和诠释。嵇康则是将自然的一些特质融入到音乐中,通过这种方法来试图将音乐融入人们的内心深处,这样就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政治统治阶级在音乐上对道德的批判和另类的审美取向,他的音乐体会成功的使音乐的灵魂回归到了最初的状态。雅中有俗,雅和俗相互统一融合,这将会成为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在这个时代中很多有识之士对这方面的内容也早就达成了共识。魏晋六朝有一位著名的理论学家曾经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进行了完美的继承,他更加侧重于音乐的教化功能,他更加深入地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诠释音乐的教育性作用。他积极的对道家的礼乐思想进行钻研,这就从另一方面严重的背离了儒家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从客观上直接反应了魏晋六朝时期的以人为本的玄学思想和人的生命意识的至高觉悟。
相关推荐:
下一篇:音乐美学思想形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