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其世系表,赵公确为宋室正统,按理应是富贵荣华尽享的贵族子弟。只是他出生在宋朝末世,政局动荡,加之赵公兄弟姐妹众多, 以下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浅论赵孟頫书画艺术管窥。
他排行第七,又系偏房丘夫人所生,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族,既非长子,又系庶出,其家族地位可想而知。在其年幼时又遭遇丧父之痛。其母丘氏曰:“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觊成人,吾世则亦已矣。”语已,泣下沾襟,公由是刻厉,昼夜不休,性通敏,书一目则成诵。未冠,试中国子监,注真州司务参军。(语出《赵文敏公行状》)
然而,不幸不仅是来自于家庭,宋灭亡赵孟頫被迫出仕为元朝官员。元朝结束了中国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取得了大一统。这是中国影响泛化的时代,元朝之所以强要赵孟頫出仕是完全处于实用考虑,元仁宗讲了7条赵孟頫具备的条件:“帝王苗裔也;状貌眣丽二也;博学多闻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词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之旨;造诣玄妙七也。”如此被看中的7条即便是赵公不肯为元官也是很难被应准的,即便是受不了其他官员的窝囊气想辞官隐归也还是“无奈君思不许归”。虽然赵公“被誉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但并无实权,且经常受到蒙古官员的猜忌和排挤,一直处于彷徨苦闷之中,政治上无所作为。
入仕途不仅给他自身带来终身的苦闷,后世对赵公入仕也多有诟病,更有甚者这种诟病进而转为人们对其艺术的怀疑,有“赵书媚骨无力,不值习尔”之说。当然,有的批评者是站在大汉族的立场上,“以人废艺”因赵入仕途为元官而否定他艺术上的成就。
就是这样一个悲情人物在艺术领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篆、隶、真、行、草无所不能,无一不精。从其一生来讲,遍览百家,而终追二王。临写是为了得其神韵,练造自己风格,经数十年苦练终于在46岁之后形成了以二王为风范又有自己鲜明特点的“赵体”。其篆书来自于金石,石鼓文,古朴大方,又不失其雅致特质。其隶书法钟繇,平稳而又灵动,舒展而有筋骨。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论赵孟頫书画艺术管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试论芥川龙之介的美学困惑论文
浅析技术行政视阈论文
相关推荐:
下一篇:试论中国儒家自然审美观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