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谈过渡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认识

2017-06-13 22:14:00

浅谈过渡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认识

【摘 要】过渡时期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同时也是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奠定时期。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中共中央确立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工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是在过渡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中不免出现速度过快、措施过急等不足之处,从中的经验教训也正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继续发展的奠基石。

【关键词】毛泽东;过渡时期;工业化

引 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面对独立但没有富强的国家状态,以毛泽东为中心的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进行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性。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决策。确保了国家工业化的继续,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巩固了国防建设。

一过渡时期实行工业化的必须之处

(一)独立中国的建立,国民经济发展之必须。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人物。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人物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的程。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国民经济的威胁,必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从根本上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成功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必须。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主要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所以要想真正的让社会主义显示出优越性,实现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当家作主的地位,就得首先从经济上根本的确立社会主义经济的整体和领导地位。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族专政》中,毛泽东再次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的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 ①列宁曾指出过: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之,而对于一个农业国家来说就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不难看出,要想在独立的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想让人民接受和肯定社会主义,就得从经济层面,从人民的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只有在经济上站稳了脚,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广泛被接受,而经济中关键点就是工业化的带动作用,所以过渡时期工业化的实行有其必须性。总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确立和保障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苏联的借鉴作用,社会主义经验之必须。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苏联非常相似,因此“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正是我们的榜样。” ②毛泽东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极端落后的国度里,急需大力发展工业,则需要大量资本,其来源“主要的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资本,同时借助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前提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社会主义苏联在当时是中国所效仿的榜样,苏联的经济发展就是重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而且在当时苏联和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无论在技术和人员上都给中国一定的帮助。“一五”计划在苏联的援助下,我们几种主要力量进行了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所以,在苏联社会主义经验的帮助下,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有了外援支柱,能够继续发展。

相关推荐: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浅析 

论道路运输管理的行政程序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浅析丹麦的国家福利体制 

国家行政管理论文之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