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 以下就是试论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发挥咨政育人。
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回答和深入思考、探索的极其重要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一、把握嬗变的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性
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带来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高度集中,到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力高度分散,必然带来意识形态一元化与多元化的交织与冲突。正确处理一元与多元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除了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开发和利用好制度资源。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法律制度,保证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党的意识形态控制力受到冲击。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尤其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变迁,统治资源逐步从土地、暴力、资本、财富向知识、能力、信息、技术的转化,从有形资源到无形资源、从可控到不可控资源的转换,对党的意识形态控制力带来巨大冲击。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性、国家性特征减弱,开放性、全球化特征明显增强,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形成无疆界市场,对国家主权带来威胁,国家控制力和意识形态导向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后,社会主义阵营相对一致的话语体系被打破,共产党执政国家之间的党际关系不得不转向与更多的资产阶级政党进行对话交流,彼此之间的冲突会进一步加剧。特别是我国正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向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经济强国转变,引发了敌对势力的不安和恐惧。许多国家将我国视为现实敌人或潜在威胁,通过经济制裁和意识形态的渗透,阻挠我国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