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科学哲学实践视野中的学科交叉”,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学科交叉现有理解的科学哲学背景
一个学科的理论是另一学科的理论基础;两个学科的理论可以结合而发展出新的理论。我们通常在理论角度理解学科交叉。例如,量子化学是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对化学过程的解释。
我们在实验、仪器、技术等角度也看到过学科交叉。X射线衍射方法对DNA结构的发现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但通常理解这是生物学研究中应用了物理学的结果。这种理解背后暗含的还是学科理论间的结合。
我们还往往通过回溯去理解学科交叉。当科学成果出现后,回顾科学史发现有学科交叉的重要作用。这样,我们在科研过程中难以意识到存在哪些交叉的可能,限制了我们有意创造机会各异的学科交叉。
我们对学科交叉的这些理解有它的科学哲学背景。从逻辑实证主义出现,无论批判理性主义还是范式(paradigm)理论等等,所有传统科学哲学都采取了理论优位的观点。SSK强纲领以种种社会利益因素解释科学活动[1]的社会学研究进路虽然对前述科学哲学形成强烈冲击,但它只是将科学理论以自然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根源,并未改变理论优位的立场。
只关注科学的理论形态是理论优位的传统科学哲学和SSK的一个共同特点。除此之外,它们都试图在理论上为科学寻找普适性的所谓合理性与方法论,而忽略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历史轨迹。由此又可以得出传统科学哲学和SSK的另一个特点:忽视对科学研究过程做科学哲学上的研究。
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忽视了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研究,也就看不到科学研究中仪器、技术、实验、研究者、财力、政治等等诸多因素的相互牵制与促动,也不认为科学是自然、理论、仪器、解释等诸多方面巧妙组合出的“自我辩护(self-vindication)”[2]。古丁(D. Gooding)感言“主流科学哲学……没有一次涉及实验过程(experimentation)”[3]。
科学哲学体现的是科学观。我们从理论角度对学科交叉的理解来自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背景。对这一状况的扭转需要我们进入科学哲学的实践视野。
相关推荐:
下一篇: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