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发展的协调,从而使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优化,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才能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又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发展是一个由不平衡到平衡,然后打破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加之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的差别,不同区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这种不平衡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加以合理利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然而严重的不平衡、失去控制的不平衡,超过社会承受程度的不平衡,必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后果,是必须努力消除的。因此,又必须对这种不平衡加以调节和控制,促进其向良性的平衡的方向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无疑吸收了国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成果,但是必须看到唯物史观中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宝贵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马克思提出“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互相适应”是一个自然规律,要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就必须“使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增长相一致,甚至使生产的发展超过人口的增长。”这里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相协调的思想。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这实质上已经把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作为人类生存和物质生产的先决条件提了出来,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前提。
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根据这种情况,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的或较远的后果”。他还主张对人类生产行为所产生的这种较远的自然和社会影响进行“控制和调节”。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思想,堪称是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声,构成了唯物史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以上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科学发展观论文—浅谈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愿您能写出优秀的论文。
相关推荐:
浅论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会
相关推荐:
下一篇:浅论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