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阅读状况实证调查的分析,是我们每—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据报载,中小学生每天坚持阅读课外书籍(不含读报)超过一小时的逐年减少,而且以阅读流行、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这与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提出的中小学生阅读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谓的阅读能力是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知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应用和反应的能力。它既包括运用文章中信息的能力,也包括运用文章以外的知识的能力,具体包括对文章总体理解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释文章的能力、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的能力、对文章结构进行评价的能力。此外,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意识、生活情趣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阅读,是我们每—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正基于此,我们对上海市普陀区内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形式、阅读时间、阅读原因等方面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来探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们对区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调查,了解普陀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在区域层面上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调研的范围为普陀区内20所中小学,其中小学10所、初中7所、高中3所。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基本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83份,有效问卷1945份。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生课外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我们对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