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探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上对产后抑郁症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国内的研究则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分娩、胎儿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祝愿的400例自然分娩、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无精神病史的初产妇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其中,护理组产妇200例,均接受产前护理干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6.5周岁,112例分娩男婴,88例分娩女婴;对照组产妇200例,均未接受产前护理干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5.5周岁,98例分娩男婴,102例分娩女婴。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受教育程度方面无显着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在接受常规的产前检查后入院待产、分娩、出院,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简单的产前健康教育,给予正常的母婴护理,并在出院前进行相应的指导。
观察组产妇在住院待产以及妊娠28周后(即妊娠晚期)接受由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的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同时将辨识出的存在不良个性特征或抑郁情绪的患者作为产后抑郁症的重点预防对象。具体的操作方式为:1.2.1对孕妇的产前心理活动与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指导办法。聘雇内容包括孕妇家族精神病史、个性特征、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孕期合并症、对婴儿性别的期望等,以此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孕妇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对分娩和妊娠的感受。根据评估结果,护理人员会采取针对性的补偿教育与护理。同时,那些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等抑郁危险因素的孕妇会被列入重点关注的对象,护理人员会加强心理指导工作的力度,为孕妇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其自我调节的能力。另外,护理人员还会与这部分孕妇的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要求他们对孕妇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确保孕妇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1.2.2提供全面、系统的孕期保健培训,为孕妇提供足够的社会心理支持。据以往的实践经验,缺乏支持系统、无法胜任母亲角色、身体形态的改变是孕妇分娩后最主要的压力来源,为此,护理人员通过开办孕妇学校、个别辅导、播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孕妇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提升她们对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①护理人员会与孕妇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并根据其心理、生理状态的变化和个性特征采取针对性方式对与分娩有关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孕妇掌握分娩过程中所必需的放松技巧,能够熟练运用如哺乳、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技能,使孕妇在技能和思想两个方面做好向母亲过渡的准备。另外,护理人员还会向孕妇提供如分娩时机、母乳喂养、胎儿监护、就诊时间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孕妇更好的熟悉生产环境,以消除忧虑、紧张、恐惧心理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为孕妇产后心理健康的保持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在孕妇住院待产期间,护理人员会积极开展以孕妇为中心的各项护理服务,并向其提供更加耐心、细致的帮助与关怀,对于孕妇在此期间普遍存在的矛盾、焦虑、恐惧、期待等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以便使孕妇获得心理、生理与情感上的持续支持。③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与鼓励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为了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出现,护理人员除了应加强孕妇的心理保健外,也应就抑郁症高危因素与孕妇家属进行沟通,加深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更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产妇。部分孕妇担心若非男婴就得不到家属在精神、经济、家务方面的支持,对于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应注意做好正确生育观的宣传,使孕妇家属明确母婴健康、平安才是最重要的道理,最大程度的消除旧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减轻孕妇面临的心理压力。另外,护理人员还会告知孕妇及其家属,在分娩结束出院后,院方仍会进行产后跟踪访视,帮助指导母婴日常护理技术,以?肖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1.3效果评价护理组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评分均采用EPDS产后抑郁评分表进行,问卷设计以简单易行、容易被产后妇女接受和认可为中心原则。总分≤12判定为阴性,总分>13判定为阳性,若评分结果为阳性,则可确诊为存在产后抑郁症。调查工作于孕妇产后6周进行。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PEMS3.1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检验,l~,bo
2、结果
护理组孕妇发生产后抑郁症所占比例为3%,对照组孕妇发生产后抑郁症所占比例为12%,P
3、讨论
虽然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较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是社会心理因素无疑是最为主要的一项,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首先对孕妇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以便了解其身心状况,使随后的心理护理与健康宣传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孕妇采用正确的方式应对各类不良心理状态。
焦虑情绪的产生与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家属的支持程度、孕妇对男婴的期盼程度都有很大的关联,这种焦虑情绪除会对其自身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外,还会导致内分泌与血液成分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孕妇焦虑问题,耐心、细致的向孕妇及其家属讲解有关胎儿性别的新观念,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生男生女问题,尽可能避免孕妇焦虑情绪的出现。在孕妇人院前接受门诊产前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孕妇介绍孕期女性的正常身心变化以及与分娩有关的理论知识,使之能够了解分娩的全过程,掌握分娩时应采取哪些放松技术,以消除因陌生而导致的恐惧、紧张心理。在孕妇人院后,护理人员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其掌握各项育儿技能,使孕妇能够在技能上和思想上做好向母亲角色过渡的准备。需要注意的是,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能否顺利阅读相关书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妇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结的产生,所以,对于那些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孕妇,护理人员应提供优质书籍,并欢迎她们就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疑问,同时通过电话咨询、面对面沟通等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对于那些无法独立完成阅读的孕妇,则可借助电视、广播等多媒体手段完成相关知识的宣教,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孕妇对于分娩知识的掌握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居住环境的安静程度、丈夫对于男婴的期盼程度也会极大的影响孕妇焦虑情绪的产生,孕前夫妻关系的和谐度与产后抑郁症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关联。所,护理人员还应注意从社会一家庭的角度对孕妇进行关怀,认真、细致的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护理体系当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帮助孕妇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氖围,使男方及其家属对生男生女问题有一个科学、进步的认识,让孕妇能够得到家属在精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济、家务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最大程度缓解各方对孕妇形成的压力,将产后抑郁症最主要诱因所能够造成的影响压缩到最低水平。
产后抑郁症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产妇自身的健康,还左右着新生儿的情感行为、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育,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夫妻关系的和谐乃至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产后抑郁症还可能演变成为产后精神病,危机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社会各界都应对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有一个足够的认识,分阶段、多途径、综合化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院方也应发挥自身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优势地位,为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使她们能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为母婴的健康、平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产前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能够极大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概率,而产时、产后的护理跟进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护理人员可在孕妇产时开展无痛分娩、导乐陪伴分娩;在产后进行跟踪随访,主动给予母婴健康方面的护理指导,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帮助产妇协调初为人母的角色冲突,尽可能减轻产后妇女所面对的身心压力,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相关推荐
关于护理实习生职业道德培养的行动研究
相关推荐:
下一篇:简析社区护理需求调查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