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理论框架主要由环境会计定义、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环境会计要素与核算体系、和一般原则六个方面构成。
经济的快速发展难以避免地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及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2014年10月19日,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在“雾霾”中鸣枪开赛,北京环保中心空气质量报告比赛当日上午,北京空气污染指数超过400,PM2.5平均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按照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北京市当日的空气质量为最严重的六级即严重污染级别。关于201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最热门的话题“雾霾”,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空气污染的重视。保护环境并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大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不容忽视的重点问题。
一、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难点
(一)环境会计研究的发展阶段
对于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攻坚阶段与较为高潮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段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一些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开始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1971年,比蒙斯(F.A.Beams) 在英国《会计学月刊》上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以及1973年马林(J.T.Marlin) 发表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文章,带动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可持续发展观这一新的理念逐渐被社会公众接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将环境数据纳入企业效益计量的可行性。英国于1985年颁布的公司法中,增加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愿披露其在公益活动中关于环境会计相关信息的条款。随着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对环境问题的多次讨论,以及该组织建议各国研究并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准则,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进入攻坚阶段,1992年英国政府正式颁布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其作为“英国标准协会”的一项标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政府环境管理法规。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在这一阶段,理论学者主要对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等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虽然理论研究在不断深入但上述问题并未达成共识。
进入21世纪后,对环境会计研究逐渐形成一些共识的理论。联合国于2000 年颁布了《企业环境业绩指标准则》,将环境业绩指标体系分为环境成本指标和环境管理指标。中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即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这标志着中国及世界各国对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进入高潮阶段。虽然理论研究在这一阶段中不断形成一些标准,但对于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有争议,特别是对环境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定义、两种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研究,以及对环境会计确认与计量等问题仍有不同的观点。
二、 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会计学的基本特征是对经济现象用货币进行计量与披露,环境会计也应符合会计学的基本特征,但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披露是当前会计学界尚未解决的难题,环境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也是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如果两者之间关系界定不清,直接关系到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披露。
(一)环境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相同点
1.遵守的主要法律法规相同
无论环境会计还是传统财务会计,都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对外披露,两者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都需要符合规范性,同时也必须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2.会计核算与计量程序相同
财务会计的工作程序为审核、整理原始凭证,填制和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环境会计继承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原则与方法,其核算程序同样适用于环境会计,只是环境会计的计量形式不局限于货币计量,还需要以非货币计量的文字叙述。
3.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目的相同
财务会计与环境会计的目标都是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都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二)环境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不同点
1.会计假设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提出的会计核算的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环境会计假设虽然并不背离财务会计的假设,但环境会计是以环境实践为会计主体,各项基本假设的内涵与传统财务会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
2.研究对象存在一定差异
传统财务会计侧重于核算和监督企业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而环境会计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环境实践活动进行确认、核算与披露。
3.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一定差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于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财务会计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原则。而环境会计除了适用以上信息质量要求外,还应强调可持续性、社会效益性及强制性的要求。
4.计量方式存在一定差异
环境会计不能像传统会计那样,主要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方法,而是采取的是货币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式。
三、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
我国目前对于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仍处于研究阶段,对于相关的理论尚未形成环境会计准则及统一标准和结论。笔者认为,环境会计理论框架主要由环境会计定义、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核算对象、环境会计要素与核算体系、和一般原则六个方面构成。
(一)环境会计定义环境会计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会计法律法规及环境法律法规为核算依据,以财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货币和非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促进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与对环境保护实现有效成果协同发展的经济管理活动。
在环境会计的定义中,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管理的最优目标,而且不能背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管理思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环境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不仅是会计活动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会计活动的终结点,会计目标源于对会计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升华,形成会计理论后又对会计实践其指导作用。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的会计目标双重性,既要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有要反映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我国会计目标同样适用于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计目标就是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要向环境资源所有者即社会公众提供保护环境资源的会计信息,要提供履行环境资源保护的受托责任的具体情况。
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有用性、稀缺性、可修复性差和可再生性差等的特点,在环境会计目标中就要体现谁使用环境资源、谁开发环境资源、谁污染环境资源,谁就必须负责修复或治理,而不能为获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免费使用或破坏环境资源。
(三)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不仅符合会计学的假设,而且在其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1.会计主体行为假设
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注重会计人员从事工作的空间范围,更加强调所有权。环境会计假设主要强调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如果仅依据会计主体的所有权而将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中,是不能确保通过会计核算确保实现环境会计目标,而应将这种由会计主体行为所产生的外部影响包含在核算中。所以,环境会计假设是以企业从整个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获取利益为核算空间的假设。
2.可持续发展假设
环境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在传统会计学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补充了对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的条件。可持续发展假设,一是强调现代人对耗用、污染的资源要进行相应补偿;二是强调各种自然资源要留给后代人有足够的享用时间,现代人不能破坏后代人的环境基础。
3.环境资源所有权假设
相关推荐:
下一篇:关于破产会计理论结构标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