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2017-06-05 16:51:00

本文讲述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论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 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在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对上市公司相关业务引起的业绩变化进行了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和公司业绩都带来诸多影响。据有关资料证明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对上半年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大,ST公司普遍采用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而公允价值的引入在2007年市场走强的背景下大幅提高了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司的业绩。在2008年受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持有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业绩也相应的受到重大影响。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客观且动态的计量属性体系,具体表现为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从产出的角度强调现在和未来的价值量,从而使会计信息更为相关和可靠。

一、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运用及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提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第一,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第二企业能够从房地产市场上获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交易的市场价格或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此种情况下可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帐面价值与原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理论上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体现其真实价值与未来盈利,从而使报表信息参考价值提升。近几年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并且其涨势渐进攀升,由此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期购入的投资性房地产,必将大幅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利润,从而上市公司中的投资性房地产溢价将在账面上充分体现。况且投资性房地产上市公司由于每年能重估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帐面价值,将直接大幅的提高每股的净资产,降低市盈率。由此可见未来以公允价值体现的公司帐面净资产,其参考价值将大为提高。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将使企业税负加重。目前准则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是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不确认其市值变动损益,这对上市公司而言是充分发挥了折旧的抵税功能,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企业缴纳的税额会在相应攀升,将直接导致企业现金的流出。

(三)现实中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尚未在账面上充分体现

上市公司可以选择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从2007年前三季度披露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公司都选用成本模式。对于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了解该类房地产的实际价值,其实际价值与成本价值存在较大差距的,若公司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将会极大地增加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这也就是通常说的隐蔽资产。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一方面,由于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将使费用减少,各期利润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当期损益。

二、公允价值计最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运用及其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第一,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第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上述规定特别指出,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可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由此可见,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了公允价值来计量,并指出如没有活跃市场的,则非关联的交易双方在无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协商作价,也可视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影响

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来计量,其直接结果便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只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按比例确认收益。据有关机构以2004年上市公司非货币性交易340亿元的规模测算,上市公司2006年因新准则可增加的收益约为75亿元。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也能够带来利润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交换时,如果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将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这与原准则均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存在较大区别。投资者可参照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分析。

深交所投资者服务中心的有关专家表示,投资者在分析年报时需要重点关注公允价值的应用对年报信息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反映了公司资产及负债在某个时点的价值,但另一方面,由于外部金融环境、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公允价值的波动性又使年报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降低。而且,对于某些具体事项,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言,其又具有一次性,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范畴,不具有持续性。

随着对新会计准则理解的深入及相关要素市场的逐渐成熟,公允价值必然会在定期报告中得到更广泛的体现,投资者也需要逐渐地适应、了解和熟悉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运用及其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具体体现

新会计准则详细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的债务重组的四种情况:第一,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二,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第三,当债务转为资本,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有差额,也可产生损益;第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使得重组债务的前后入账价值之间存在差额,也可产生损益。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如果抵债物资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可以通过评估确定其公允价值,如果双方是非关联方,双方的协商作价也可视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重组的影响

1.重新确认重组收益使债务豁免的上市公司其每股收益将大幅提升。此前会计准则是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按新准则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从而提升每股收益水平。据有关机构测算,因这一规定2006年上市公司可增加收益约63亿元。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会否再次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证券监管的加强。公允价值是双刃剑,按照公允价值法,对资产的评估“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从其表述也显见其利润操纵空间。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尚不完善,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经验欠缺,使公允价值难以公允,这正是违规人士久已凯觑之处。

四、公允价值计量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运用及其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具体体现

新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同一个企业购买另外一个企业的交易,按照购买法进行核算,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企业应于每个会计期末,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定其减值金额。对商誉测试的减值部分,应计入当期损益。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小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净额的差额为负商誉,在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二)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的会计与经济后果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价基础,在报表上对被购买方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动以及合并中产生的商誉进行确认和摊销,在合并业绩的计量上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的对称性配比,但合并利润也会低于之前的权益法操作。同时,在物价上涨或资产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购买法由于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使其所报告的净资产通常大于之前采用帐面价值计量的权益法。国外的实证研究均表明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譬如,利用公允价值确定或利用资产减值计提的自由裁量权,蓄意低估被购买方的资产或高估其负债,从而为合并后报告较高的盈利创造空间;再如可高估未完工研发费用,蓄意低估合并商誉。因此,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否会导致企业的非理性合并行为,很可能被之后的资本市场所见证。

五、公允价值计最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盘准则中的运用及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中的体现新的投资准则,修订了调整投资的分类方式。

调整后的投资分类为:交易性证券投资、持有到期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按照这一规定,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股票投资的,将不再采用原先单向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而将纯粹采用市价法。

(二)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者的影响

1.金融工具表内化使投资者能正确识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衍生金融工具这类资产一般没有取得成本,如按历史成本计价则无法体现在报表当中。而此类资产或负债所隐藏的风险却令人惊目,着名的巴林银行破产案就是典型。因而表内化金融工具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人心所向的。此外,为了避免给财务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当考虑表内化将对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投资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使非专业投资者难以看透报表信息,从而导致投资失利。目前上市公司的证券类投资当市价比成本低时必须计提跌价准备,但如市价比成本价高,只要公司并没有抛出实现收益,此账面盈利并不能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对此种投资期末按公允价值入账,账面盈利就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持有投资上升时,将确认未实现收益,因此会虚增企业利润,而利润增加又会导致税收加重,这和期末按市价确认投资性房地产情况雷同,直接结果会是导致企业现金流出。对于只敏感于利润数字的非专业投资者而言,这之间的连环反应必不为所知,从而容易导致其决策失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是毋庸讳言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主导性将会日渐显现。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由于使用者的逐利动机、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容易导致产生利润操纵行为。因此,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全面运用公允价值尚需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完善以及市场监管、职业道德建设等系统工程来解决。

(三)新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最为广泛而深入

投资者常见的金融工具是短期股票投资,原准则从谨慎的原则出发,股票期末市价若高于成本价不计收益,若低于成本价则要计损失。新准则下,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报忧又报喜”,即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市价与成本的差异均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市价与成本的差异均计入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损益,影响净资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股票投资均划分为金融工具,若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则后续计量不采用公允价值核算。

按照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利润表中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综合反映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当期损益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自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2007年上半年平均为上市公司带来了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关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论个性化会计准则制定浅探 

论个性化会计准则制定浅探 

关于传统会计主体概念辨析 

关于会计业务中的谨慎性原则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