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2017-06-26 23:59:00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一、感恩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显得十分薄弱,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中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变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中共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相关推荐:

浅谈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对策 

试论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 

浅谈高校计算机房的管理 

论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增长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