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如何在大学的讲坛上,从更深层次与大学生谈论理想信念的含义和意义,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和总结的话题。
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虽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泰民强的伟大理想,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素质是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条件,而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要素。只有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才可能使我们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队伍,才可能使高水平的人才不辱使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的问题,显然与我们的工作失误有关:第一,由于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第二,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但是全社会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第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哲学社会科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第四,除了我们的工作失误之外,我们认为,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适应这种变化。换言之,问题出现了,而我们的教育没有跟上去,现阶段的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然,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他们多是独生子女,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炼。他们生活的环境使他们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个中心”、“两个矛盾”、“三个压力”。一个中心就是以自我成才为中心;两个矛盾就是自我期望值高与现实实现率低的矛盾,对环境高要求与自身低奉献的矛盾;三个压力就是学习、生活、就业压力。尤其是生活压力,除了部分特困生外,主要表现在一些长期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弱,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适能力不强等方面。这就使得原来比较直接的“理想目标”教育,对这代大学生难以发挥作用。
列宁曾经讲过:“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大党,要全面构建和谐社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国泰民强的理想,保证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必须要有青年大学生参与,也只有嬴得青年,才能嬴得未来。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为国泰民强铺好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基石。这就要使这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