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要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走出心理误区。这里是一篇高校学生心理障碍及其教育对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摘要:高校中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对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已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造成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的外部因素,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冲击,精神压力增大等内部因素,使之心理上失去平衡,直接影响整个身心健康。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家庭要紧密配合学校,社会各方各面应该关注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来防止或消除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心理障碍 教育对策
目前,高校学生因碑心理障碍休学、退学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前不久,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报告说: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 %。而2004年3月发生的”马加爵案”则是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极端表现。可以说,心理障碍已成为高校学生中突出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更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整,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作用。本文试就高校学生中心理障碍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教育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压力负担过大,会降低自身的心理平衡,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情感方面的心理功能障碍。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与其他群体不同,其多发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就有其独特之处。据调查,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在高校学生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常见的一些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如下:
1.不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生活的压力,让学生觉得自己不再是天之骄子,一枝独秀。校园是个小社会,不是一尘不染的圣地:奖学金的评定、人党、提干等等竞争初见端倪,书呆子不受欢迎,个人的风采和魅力最重要,不再有人把你当作宝贝,很可能从过去的宠儿沦为不起眼的小角色。由于生活环境的更换,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其所处的不是‘’理想”的现实,因而出现适应不良,表现为苦闷、焦虑、缺乏自信、过于自卑等。大部分学生在进人大学后,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顺利渡过适应大学生活这一关,而少数大学生在矛盾心理交织作用下,陷人持久的不良适应状态,不能自拔,出现厌学情绪,最后不得不因为学习和身体原因而中途退学或休学。
2.人际关系不良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珑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这种情况在大学生中表现比较普遍。同学们学习、工作、生活、娱乐都在一起,特别是在集体宿舍,由于个性、习惯、爱好、才能的差异,难免磕磕碰碰,而大学生好胜心自尊心强,如互不相让,就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僵化。人际关系不良常见于那些具有攻击性、反抗性的学生。他们性格上的不合群,使自己易在同学中处于不被理解、被排斥、受冷落的境地,久而久之,往往会产生精神压力。另外,还易产生自卑与自负的心理、嫉妒心理、猜忌心理、闭锁和逆反心理等不良心态。
3.情感脆弱
现在高校学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学习上一帆风顺,没有经受过逆境与困难的磨练,比较脆弱,生活中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比如学业不理想,专业不理想,家境贫寒等问题,就会陷入苦闷、忧虑、质怒之中,并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这种脆弱的情感和缺乏耐挫力的意志造成部分同学出现心理障碍,影响学习,严重的留级退学甚至个别走向犯罪或自我毁灭。而占据比重最大的则是男女恋爱造成的危机。大学生们心理简单而真诚,恋爱失败会使其无法控制和驱使自己的感情,从而严重地干扰正常思维和对事物的判断处理,甚至使学习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在极度的悲痛、忧郁、焦虑、烦躁等情况下,极易产生轻生自杀和做出莽撞的事来。失恋或单相思者,往往在精神上蒙受痛苦,有的将深情隐藏心里,形成一种痛苦和自我折磨,造成心理失调。
4.认识能力和自制能力不强
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生理变化和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他们兴趣广泛,活动面宽,思维活跃,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自制能力常落后于活动能力,因而导致众多的矛盾和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和自己不够尊重别人的矛盾,交往与封闭的矛盾,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不完善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和冲突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若不能及时调适,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焦虑、苦闷、惆怅、失望、压抑、自卑、懒散、强迫等情绪。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不适
有些学生在高中时是学习的佼佼者,被教师和家长列为重点大学的苗子,可成绩公布后,与预想相差甚远,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个别学生既不满足于现状,又担心别人瞧不起,于是总想“包装”自己。一方面尽可能表现自己的长处,把短处隐藏起来;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屈才”了,被埋没了。于是,人为地制造自我心理与环境的屏障,沉溺于逃避现实、超脱现实的幻想之中。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一种混乱、空虚、压抑、紧张等心理障碍。
形成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的心理障碍,固然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但主要的是受后天的气质、性格及家庭、社会环境与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所致。笔者认为,高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因素
首先,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由于高校学生的生理成熟早,心理成熟滞后,造成了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不协调,这是形成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迅速提高,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尚处于逐步形成阶段,对外界事物和社会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带有主观成人化和客观少年化的特点。面对价值体系的多元和某些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确立变得困难而复杂、动荡不定。而这种动荡模糊往往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评价,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会引起情绪波动,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障碍。
其次,心理障碍与个体的性格密切相关。通过对患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调查发现,性格内向和性格刚烈的同学比性格开朗的同学更容易患心理疾病。这些人由于不善于与大多数同学相处,时常处于孤独的境地,有了不良情绪后得不到及时渲泄与解脱,最终造成了心理负担。
(二)社会因素
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社会信息量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传统观念的再认识等问题,都对高校学生的思想、精神产生巨大刺激;社会的竞争,如学习考试的竞争,奖学金评定的竞争,三好生、优秀干部荣誉的竞争,考研的竞争,择业的竞争等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更具有直接的影响,给大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诸如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使大学生感到迷惑不解,对党和国家前途产生担忧,甚至感到人际关系复杂,认为不拉关系、不送礼、不走后门就办不成事,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处境,从而使大学生从忧患意识发展成为不健康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之一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家庭成员的紧密程度、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父母对孩子期望值的高低以及家庭经济情况等,都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稳定的程度。一般来说,家庭内部的畸型发展(如成员不和、父母离异)和意外变迁(如亲人亡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都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诱因。
1、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部分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要么对子女不问不管,采取放任自流;要么处处加以干涉,采取专制手段。如此教育方式效果恰恰与愿望相反,从而造成了子女产生异常的心理。
2.家庭结构残缺不全
父母的亡故、分居、离婚、再婚等,使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应有的父爱或母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处于消极状态,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这类学生一般不愿和同学交往,性格较孤僻。
3.父母期望值过高
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品学兼优,进人大学理应更是如此,因此对其子女在校期间的表现提出过高的要求,如一定要子女加人中国共产党、当学生干部、获得“三好”荣誉和奖学金等。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校园内激烈的竞争远非父母所想象。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使子女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得学生背上很大的精神包袱,而这种包袱是诱发逆反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4.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收人水平参差不齐,消费水平差距拉大。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来自城市和较富裕地区农村的学生在吃、穿、用等方面大都较讲究,几百元以上一套的衣服已很普遍,而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生活奔忙,面对物质生活的极端不平衡努力寻求自己生活的支撑点。这部分贫困学生因被人看不起、受歧视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使精神受到压抑,产生心理障碍。
(四)学校因素
有人对高校学生生活压力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发现“学习压力过大或负担过重”这一项是引起高校学生心理紧张、压力过强的主要原因。高校学生要获得学士学位,顺利毕业,就要过英语四级;为了适应“双向选择”、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精通计算机知识,同时,专业课也不能忽视,这就使许多大学生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神经衰弱。大学四年级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他们也面临着环境变迁的影响,大都存在紧迫感、忧虑感。据上海某大学的调查:在毕业分配问题上,有心理负担的学生占41%,其中女生高达71.4%。
另外,高校缺乏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和人员。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的重任。跨世纪的接班人,不仅要有较强的政治、文化素质,更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必须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一批具有专业心理知识的咨询队伍。然而,迄今为止,真正成立了完整的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寥若辰星。学生有苦难言,无法通过正当的渠道渲泄和排解,长期积聚在心理的不良清绪终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失衡,从而做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害的行为。
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对学生本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给家庭及学校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而不容忽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1)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首先,高校要改善教育、教学和管理手段,杜绝大量诱发学生心理冲突和失调的外在条件。在学科设置上,应该开设心理卫生课,定期开展群体心理咨询活动。如开展“心理咨询游园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效果较好。利用广播、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工作观、恋爱观和交际观等系列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收到较好效果,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
其次,高校要摸排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同时,增强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员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态度、丰富的心理知识、社会经验和熟练的咨询技能,能够客观地对待当事人的心理问题、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能够为来访学生保守私人秘密,妥善保管档案记录。
另外,要建立心理咨询中心,成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心理测验与测量获得信息,发现问题,分析病因,对症下药,让有情绪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得到宣泄和排解。同时,把获取到的有关心理活动的能力、心理状态、心理变化的材料和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现实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