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产业结构因素。
它一方面意味着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以及人的观念和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变,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发展过程。城市化伴随着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道路是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0年的主要任务之一。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化率已从1997年的31.91%提高到2008年的45.68%,目前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但城市化率仍然落后工业化水平10.8%,所以认真研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将有助于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制定。
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因素有许多,总体而言,可以归为制度与环境因素和经济结构发展因素两大类:
第一,制度与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对城市化没有直接促进作用,但不合理制度的存在对城市化进程有较大的阻碍作用,而且出台新的政策会在短期内使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产生波动。环境因素与城市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它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城市的发展就是充分利用城市的环境条件,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空间布局以获取最大效益的过程。城市化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的高工资以及比农村优越的医疗、教育条件以及便利的交通、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因此这些是推动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二,经济结构发展因素,城市化发展与工业的发展直接相关,工业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城市文明形成了城市人口聚集的强大吸引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人口的增加,这就必然要求农村人口更多地转移至城市,所以农业的发展即农业现代化产生的农业人口剩余,成为了城市化的外部推动力;工农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由此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城市发展的综合动力。这些经济结构因素直接促进城市化水平长期、稳定的发展,代表工业发展水平的可以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来表示,比重越大,说明其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的发展状态可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两指标来表示;农业发展水平即农业现代化程度的可用农业劳动力的平均产出、农业机械化程度(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两指标来表示。由于制度和环境因素难以测度,无法通过数据实证分析来体现它们对城市化所起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产业结构即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产业结构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我国铁路运输业发展战略研究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分析
相关推荐:
下一篇:浅谈西部地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