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漳州台地倾斜矢量图的潮汐论文

2017-06-25 23:25:00

众所周知,地倾斜是固体地球对天体起潮力的一种响应。固体潮曲线是由具有不同振幅、不同初相、不同角速度的日波、半日波与1 /3日波的波群叠加而成, 以下就是为您提供的漳州台地倾斜矢量图的潮汐。

而各波群又是由不同振幅、不同初相与不同角速度的分波组合而成。在目前的观测精度下,潮汐曲线主要由日波和半日波的各波群叠加而成。固体潮与其他物理现象的一个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理论值可以事计算出来,即是说,固体潮具有精确的理论模型。

对潮汐倾斜而言,采用的是刚体地球模型。长期以来采用维尼迪柯夫数字滤波方法对潮汐倾斜观测资料进行调和分析,调和分析结果(振幅比与相位滞后)就是所谓的潮汐导纳 。“导纳”一词是电工学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当电压和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时,具有电阻、电感、电容的电路对交流电所引起的引导和容纳作用的物理量,它等于输入电流有效值与路端电压有效值的比值 。将“导纳”一词引进于固体潮,是因为“潮汐导纳”表示了行星地球与地球模型两者对起潮力位的传递函数之比值亦为一复数,其实数部分表示波群的观测振幅与其理论振幅之比值(潮汐因子) ,而虚数部分则表示该波群的观测相位与其理论相位之差(相位滞后) ,它们皆为波群所在频率的函数。

χ0(ω)χT(ω)=E (ω)ET (ω)= R (ω) eiφ(ω) (1)式中χ0 (ω)和χT (ω)分别为潮汐倾斜观测值与理论值的傅立叶变换, E (ω)和ET (ω)分别为行星地球和刚体地球模型对天体起潮力位的传递函数, R (ω)与φ(ω)分别为波群的振幅比(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从理论上讲,如果地球模型接近行星地球,则R(ω)接近于1,φ(ω)接近于0。对潮汐倾斜而言,采用的是刚体模型, 但行星地球不是刚体(滞弹性体) ,显然R (ω)不等于1,其理论值为勒夫数的线性组合,其2阶位的潮汐因子γ2 = 1 + k2 - h2[ 3 ] (式中k2 与h2 分别为2阶位的勒夫数) 。一般在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γ2 = 0. 6~0. 7,与勒夫数的线性组合值相当。潮汐倾斜分量图仅反映潮汐倾斜在EW 与NS方向的地壳倾斜的一种简谐振动的叠加[ 4 ] ,不能直观反映地面倾斜随时间的矢量变化,而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结果是根据时间长度为一个月的观测资料计算出来的,仅表示该月的一种平均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逐日的振幅比和相位滞后的动态变化。要弥补上述不足,既要反映地面倾斜的逐日矢量变化,又要给出行星地球相对于刚体地球模型的振幅比与相位滞后,就需要使用潮汐倾斜矢量图并对其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潮汐导纳分析。潮汐倾斜的时间序列值与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结果是一种傅立叶变换对,而倾斜矢量图又是由倾斜分量值所构成的,所以两者所含地倾斜信息是等价的。

相关推荐:

热门论文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