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地理学科中沼泽湿地环境演变概述

2017-06-25 23:32:00

关于地理学科中沼泽湿地环境演变概述

本文通过对沼泽湿地环境演变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其的研究前景作了一定的展望,同时也提出了对地理学科中的沼泽湿地环境演变进行了分析。

1 沼泽湿地环境演变研究回顾

1.1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先后对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青藏高原的沼泽进行考察,对上述地区沼泽的成因问题做初步研究[1]。受当时条件所限和“文革”影响,很多资料都以内部资料形式保存:如“吉林西部沼泽调查报告”(1964);“穆棱兴凯平原沼泽调查报告”(1966);“若尔盖沼泽水文特征及其沼泽发育的关系”(1966)等,公开发表的并不多。但这些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科学春天的到来,长春地理研究所沼泽方面的研究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经历“文革”期间的短暂停顿后,通过长期知识积累和理论总结,这个阶段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和专著。实现了厚积薄发、欣欣向荣。

这期间,在实证研究方面,长春地理研究所科学工作者对三江平原沼泽土壤的形成过程、沼泽土壤的分类、沼泽土壤的性质进行了探讨[2],将沼泽土壤的形成过程概括为泥炭化和潜育化两种方式。经实地调查结合航片解译,并借助孢粉、残体、14C年代测定和粘土矿物分析,证明在三江平原区域内发现的数百个大小和形状规则的泥炭地是晚更新世晚期永冻区的冰丘(湖)演化而成,初步摸清了三江平原各类洼地的成因[3]。关于地理学科中沼泽湿地环境演变概述,通过泥炭孢粉组合分析结合14C定年,对青藏高原南部全新世以来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变化规律、泥炭沼泽的形成时代及积累速度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4]。

在实证和理论相结合方面,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对中国泥炭的组成、特性以及全新世以来泥炭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泥炭的残体组成、元素组成、有机质组成、矿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将中国泥炭化过程概括为水体泥炭化、草甸泥炭化、森林泥炭化和冻土泥炭化四种类型;认为第四纪以来最适宜泥炭发育的成炭期出现在间冰期和冰后期,全新世是中国泥炭最重要成炭期:早全新世泥炭局部发育期,中全新世泥炭普遍发育期,晚全新世泥炭发育衰退期[5]。并提出,泥炭是古环境的“信息库”,研究泥炭形成时期及泥炭中的孢粉、残体和沉积物特征,对探讨几万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古植被及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6]。

这是对相关工作的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并对后续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在理论总结方面,率先对中国的沼泽进行了概括总结:包括沼泽特性与分类、地理分布、形成与发育等方面,并提出了沼泽分布的地带性规律[7]。根据国内外的考察研究,对沼泽的分布和发育规律 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论述了沼泽分布规律的新观点和沼泽发育多模式的理论[8],突破了中国20世纪60年代沼泽研究初期曾长期用的由苏联学者提出的沼泽发育统一过程学说,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沼泽的形成过程和发育规律进行了深入阐述[1]:沼泽作为自然综合体,形成途径有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两方面。可细分为湖泊、河流、草甸、森林等沼泽化途径,其中还涵盖复合沼泽化、冻土沼泽化等方式。沼泽和其它自然综合体一样,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沼泽体在时间上的发育是受空间规律制约的,沼泽发育有多种模式可以遵循。在此基础上,对沼泽生态系统的性质给予了高度概括[9],提出沼泽为水陆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半水半陆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新概念。这对当今的研究仍具有指导意义。20世纪80年代沼泽形成、演化研究的特点:基本沿用传统沼泽的概念,湿地的概念基本还没有引入;《地理科学》这一学术刊物对该学科的贡献功不可没:很多原创性文章,高引用率文章都刊登于此。专著方面,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沼泽研究室[10]著《三江平原沼泽》一书,首次对中国最大淡水沼泽分布区进行了全面描述;黄锡畴[11]主编了《中国沼泽研究》一书,对长春地理所建所30年来沼泽研究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论述,是沼泽研究典范之作,收录沼泽研究论文57篇。其中约三分之一文章对沼泽形成、演化进行了相关论述。

1.2 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根据沼泽剖面的14C测年、孢粉分析、粘土矿物分析、植物残体鉴定资料,研究了晚更新世末期以来三江平原沼泽发育与古地理环境演变,泥炭积累速率为晚全新世>早全新世>中全新世[12]。通过对长白山区泥炭地的孢粉分析、14C年代测定、残体分析,表明该区泥炭地形成于早全新世。提出了该区泥炭的发育经历初级的富营养阶段演替到中营养阶段,进而演替为贫营养阶段[13]。

根据雨养泥炭剖面孢粉分析和14C测年数据,大小兴安岭雨养泥炭形成了富、中和贫营养发育阶段的演变,大兴安岭雨养泥炭形成晚于小兴安岭[14]。大兴安岭雨养泥炭微量元素分布具有一定的环境指征意义[15]。针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若尔盖高原,对其泥炭赋存规律及泥炭地形成类型[16]、沼泽形成及其退化机制进行了探讨,进而阐明了人类活动干扰是沼泽退化主要原因[17]。在理论总结方面,建立了陆地与陆地上的沼泽与湖泊互相演化的完整模式,即:陆地—沼泽—湖泊—沼泽—陆地大循环系统[18]。沼泽湿地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的结果,其中地质因素、地貌因素在沼泽形成演化中的作用极为重要[19]。此外,对沼泽的沉积环境信息与若干冰后期的环境变化进行了相关阐述,指出Sr/Ba比值能够反映水体沼泽化的沉积环境,由近海到内陆河湖沼泽沉积物的Sr/Ba比值具有逐渐变小的趋势[20]。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沼泽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30年来先后对主要沼泽分布区进行综合考察,对沼泽基本特征、形成发育过程和时期、演化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沼泽学科的空白[21],其中20世纪末加强了湿地功能、湿地资源的保育与合理利用方面的研究[22]。20世纪90年代沼泽湿地形成、演化研究的特点:自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后,湿地概念被广泛的应用;随着每年“湿地科学家协会”国际会议的召开,北美的影响明显增强,中国湿地研究加快了与国际交融的步伐。专著方面,马学慧和牛焕光[23]编著了《中国的沼泽》一书,对沼泽的变迁进行了相关描述。陈宜瑜[24]主编了《中国湿地研究》一书,汇集湿地研究论文45篇,是中国湿地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其中许多学者对湿地演化进行了有关论述。孙广友[25]主编了《横断山区沼泽和泥炭》一书,是理论与区域结合的学术专著,对横断山区泥炭地的形成过程及全新世环境变化进行了有关论述。关于地理学科中沼泽湿地环境演变概述,赵魁义等[26]主编的《中国沼泽志》一书总结了沼泽形成的环境因素,探讨了沼泽形成的两种模式:陆域沼泽化,水域沼泽化;归纳了高寒(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旱化、沙化、盐碱化区,温带平原及滨海地带,亚热带水域,热带、亚热带红树林沼泽的五种现存模式。

相关推荐

关于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 


相关推荐:

热门论文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