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断陷西北缘断裂带为盆缘主断裂带,太原断陷西北缘断裂带表层由北东向镇城断阶带、二龙山三角形书斜断块和北北西向土堂断阶带三个块体组成,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太原断陷西北缘断裂带研究。
北北西和北东两段交汇在二龙山构成平面上的拐折,汾河穿峡谷在拐折点流入太原断陷。土堂断阶带可见宽度达200-300m。汾河峡谷段的总体走向与北东向断裂带走向一致。汾河的下切侵蚀形成了反映断裂带不同活动阶段的地貌面。
山西地堑系在空间角度上的盆山耦合响应模型为伸展造山-断陷沉盆-后推成台。根据对能体现本区运动方向、运动方式和运动过程的野外剖面的研究。作者认为,太原断陷是由于深部地壳伸展减薄而形成,是一个断陷、上升、沉积、侵蚀共同作用下的半开放系统,边缘高角度正断层对整个断陷起控制作用,在三维空间上,断裂带及其所分割的地质实体都是活动的,而且不仅断层在活动,断块体也在活动,包括变位和旋转等,具有三维的散体运动特征,断层带的表层部分向着深部聚敛且简单化。因此可以判定,边山断裂的活动是分阶段的,而且至少在中更新世以来便已经开始加速活动,至今仍在活动中。
断裂带的形成与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早远古代晚期,华北古大陆块体已逐渐发展成熟,包括山西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完全拼合成一个硬化而稳定的地块;古生代华北处在平稳发展阶段;自三叠纪末期的印支运动开始,山西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地壳运动频繁的时代,自寒武纪以来的全省性统一而稳定的地理、地貌景观分化瓦解。其中晋中盆地是位于太行山西侧的伸展型裂陷盆地,总体上是一侧深陡,一侧浅缓的不对称箕状盆地。新第三纪,西山边山断裂开始产生,形成了太原断陷的雏形。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上地幔物质不断的底劈上涌,并导致地幔岩石的部分熔融,一方面引起垂向上莫霍面局部上隆,侧翼相对下降,另一方面地壳在横向上伸展拉张减薄,在浅部地壳部分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和断陷盆地。从华北板块火山作用的发展过程和从渤海湾向西到鄂尔多斯盆地的低速异常区的分布,证明了太平洋向西俯冲对大陆地壳伸展减薄过程是由东到西逐步发展的。从而促使太原断陷之下上地幔的局部隆起、地幔物质上涌,使温度高、粘性低的中下地壳发生侧向流展和地幔物质的侧向蠕散,形成伸展构造,这是太原断陷形成的深部动力来源。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太原断陷西北缘断裂带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试论物理教学类比法论文
浅谈物理换角度解题的弊论文
相关推荐:
下一篇:理学:地理学类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