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如下文
一、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是在他长期的政治 、革命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邓小平同志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事并指导军事教育工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这一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军队建设的要求在理论上的表现。从发展的观点看,这一思想的发展和最终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 准备和萌芽时期
邓小平青少年时期,中华民族苦难深重,危机重重,他负“ 工业救国”之志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迈出了革命军事实践的第一步。1926年,他入莫斯科“中山劳动大学”学习,接受军事训练,通过近一年时间的系统学习,他对培养从事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人才的重要性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回国后,邓小平即开始直接从事军事人才的培养工作。1927年2月,他担任西安军事学校的政治部主任和党的书记,致力于军校的政治教育。在此期间,邓小平同志的军事教育思想开始初步萌发。
(二) 探索和形成时期
在艰苦的革命年代,邓小平的军事教育思想获得了蓬勃发展。1929年他领导百色武装起义,革命斗争实践使他深刻领悟到中国革命需要一大批军事人才。在此后的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十分注意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干部的军政素质,发表了人才培养重在提高素质的精辟见解,认为“兵贵精,不贵多。现在还是要从提高人员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来解决问题。”[1]建国后,邓小平更加关注军事人才的教育培养。1954年7月9日,他在政务院讨论教育工作时郑重指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2]1961年11月23日,他又指出:“把年轻人提起来,放到重要岗位”[3]上去。1975年,他首先提出了“军队要整顿的思想”,并先后发表了《军队要整顿》、《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近10篇主要军事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教育观点,其军事教育思想初步形成。
(三) 丰富和发展时期
相关推荐:
下一篇:关于邓小平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