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2017-06-13 22:36:00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有利的主观条件。这使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本文是一篇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方针、政策,阐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发展战略、内在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邓小平理论又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涵盖了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在实践中发挥其巨大的指导作用,并不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容及其基本精神,就必须认真考察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第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与崇高价值体系的统一,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在于其理论本身揭示了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成”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个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只有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靠背诵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是不行的,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指导思想,由此邓小平理论应运而生。其次,作为崇高的价值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则反映了无产阶级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邓小平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老祖宗不能丢”,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和时代要求,用新的观点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话。邓小平理论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的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第二,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确立了实践观点的哲学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伴随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方面暴露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种种缺陷,另一方面,它也呼唤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产生。马克思不仅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而且在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实践中,找到了奠定自己哲学基础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这就是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形成和表达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之间的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它要求在现实中发现矛盾,提出现实解决办法,现实地解决问题,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断获得解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永具活力、不断发展、代代相承。实践思维方式,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创立的思维逻辑,也是这一科学体系不断发展的根本方法。邓小平理论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哲学思维方式上的理论体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没有自己特殊的哲学思维方式。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在内容上,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形式上,表现为党的思想路线;而其实质,则是思想与实际的统一。它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为一体。它使思想路线涵盖了认识路线、工作路线、实践原则和真理标准等多方面内容,而其本身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和真理观等多种原则。实际上,它是通过党的思想路线所表现的哲学思维方式。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在于,它把抽象程度极高的哲学思维逻辑,具体化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并通过后者的通俗形式来表达前者的深刻内容。

第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经验根据。

从国际上来看,从1847年共产主义同盟建立起,一场波及欧洲十多个国家的1848年革命就爆发了。但是,这场欧洲革命却失败了,以致使一些先进的无产阶级战士在绝望中逃亡到美国去。紧随其后的是,巴黎公社被镇压,第二国际最后破产,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泛滥。使共产主义者认识到要加强共产党对运动的领导,共产党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同时必须充分依靠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这些都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经验。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胜利地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契机,社会主义在东欧确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阵营。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前车之鉴。

从国内来看,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但是,由于1957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这一探索不仅未能坚持下去,而且造成了长达20年的曲折。

结合国际和国内的经验和教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现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从本质上把握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同时,邓小平个人的主观条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主观因素之一。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邓小平对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邓小平个人的主观条件来看,也包括好多方面。我这里着重指出这样几点,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他确立坚持了社会主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第二,他具有顽强的奋斗精神。第三,他有优良的学风。第四,是有优化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表现在许多方面,一个是广博性与精深性的统一。二是有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实际知识占有相当的比重,如对国际的了解,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他的知识结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事业,从总体来说是合理的、优化的。比如说他的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并重。一方面由于有书本知识可以使实际知识将条例性、综合性上升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才可以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另一方面由于有实际的知识,可以使书本知识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在本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第五杰出的创新意识。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可以说他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他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等等这样一些条件,都是他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贡献的重要条件,而这些方面都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当中,这些因素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邓小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有利的主观条件。这使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总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它的形成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催生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形成的主观条件。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的精彩内容就先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还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2016年邓小平理论论文格式大全 

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推荐:

浅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中的西方思想渊源论文 

浅析邓小平实践思维方式特质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论文 

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论文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