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高校论文网】合作只是一个起点、服务没有终点!

论文流程 联系我们常见问题

您当前所在位置: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论文

2017-06-13 22:36:00

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新型的道德,根本上是为维护人民利益。它不仅仅是抽象地判定道德的善恶,而是把社会发展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重要评价因素纳入其中,这就与传统的“德”已有天壤之别了。

总而言之,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但无论是在政治本体、政治价值还是政治方法上都有了质的超越,是一种全新的适应改革开放历史条件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荀子·王制》

[2]《孟子·尽心下》

[3]《孟子·离娄上》

[4]《管子·牧民》

[5]邓小平:《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专题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版,第21页

[6]《老子·第四十九章》

[7]《孟子·尽心上》

[8][11][12][21][23][24][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128页,第367页,第368页,第367页,第189页,第333页,第 360页

[9]《墨子·非乐》

[10]《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13]《春秋繁露•玉英》

[14]《朱子语类》(卷十三)

[15][16][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页,第372页,第144页

[17]《论语•为政》

[18]《论语•颜渊》

[19]《论语•季氏》

[20]《论语•为政》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继承与超越是不是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呢?希望网友们认真阅读,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浅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中的西方思想渊源论文 

浅析邓小平实践思维方式特质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在坚持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论文 

广告位招租

咨询QQ:879182359

客服  

高校论文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