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简称ABC)又称作业成本计算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依据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作业来完成。因而,产品成本实际上就是其全部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总和。在计算成本时,首先按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它不是单纯的论成本,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上,它通过对作业的确认和计量提供一种动态信息。它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同样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体系
作业成本法是西方国家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成本会计的缺陷,很多西方会计学家开始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作业成本法涉及的核心概念有:资源、作业、成本动因、作业链与价值链等。
1、资源。资源是成本的源泉,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
2、作业。作业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是工作的各个单位。
3、作业链与价值链。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价值链是与作业链紧密关联的。按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一项作业转移到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作业的价值集合。
4、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动因分为两类,即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5、成本库与成本库分配率。作业成本法为每一个间接成本项目确定合理的成本动因后,将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而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可追溯成本则可按成本库分配率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作业成本管理模式。
相关推荐:
试论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论文
浅谈价值链理论论文
相关推荐: